第八十一章木耳不論斤,論麻袋(第1/2 頁)
不說別的,榛蘑、元蘑,都是乾貨,就是從山上摘下來,曬乾的。
這樣的幹蘑菇,不放肉,不多放點油,那就跟嚼柴火棒一樣,難以下嚥。
那個年代,炒菜放油都是按滴計算的,幹蘑菇能好吃才怪。
咱們現在吃著東北的幹蘑菇好吃,那是建立在蘑菇燉肉,燉雞,燉排骨,多放材料的前提下。
就好像南方七八十年代不吃鱔魚,不吃甲魚一樣。
缺少材料,不好吃。
在東北有一個好處,只要你手腳勤快一點,就不用擔心餓著。
所以,建國前,五六十年代,很多人逃荒,都是往東北這邊跑。
現在的東北人,很多都是山東人或者河南、河北人的後代。
七八十年代以前,沒來過東北的,誰能想到木耳,榛蘑,元蘑是按照麻袋賣的。
就像現在,一麻袋木耳他們收購價是五毛錢,給張俊平六毛五錢,一麻袋幹蘑菇同樣是六毛五。
猴頭菇要貴一些,一麻袋五十塊錢。
松子和榛子貴一些,一麻袋收購價是三十塊錢,給張俊平三十九塊錢。
不是單價貴,而是松子、榛子壓秤,一麻袋能裝一百五十多斤。
“田哥,怎麼沒有風乾雞,風乾兔,臘肉啊?”張俊平看著快要堆滿房間的山貨,有些失望的問道。
“哈哈哈!你想什麼呢?有風乾雞,風乾兔,臘肉也不會留給你啊!”田建軍大笑道。
這倒是真的,風乾雞,風乾兔,臘肉那也是肉,這個年代這些都是稀缺物資。
這個年代,風乾雞,風乾兔,臘肉本來就少,大多是老百姓捕捉到獵物之後,捨不得吃,做成風乾雞,風乾兔,留著招待客人。
攢多了,才會賣給供銷社,換一點油鹽。
這和關內老百姓養雞,用雞蛋換油鹽一樣的道理。
“唉!還想著能收點風乾雞,風乾兔之類的,回去打打牙祭呢。”張俊平失望的搖搖頭道。
“張兄弟,你想象收木耳,蘑菇一樣,收風乾雞是不可能的。
我只能保證張兄弟你走的時候,風乾雞、風乾兔,臘肉只要你能拿的了,想拿多少就拿多少。”田建軍很是豪爽的承諾道。
“那我先謝謝的田哥了!”張俊平嘴上道謝,心裡卻忍不住暗笑,能拿多少,就拿多少?
真要是放開拿,老子能把你們供銷社拿破產。
張俊平把購買山貨的錢當場結給供銷社的會計。
當初,張俊平賣鏡子,要去供銷社結賬。
現在,供銷社賣給他山貨,也要過來,來他這裡結賬。
三十麻袋木耳,也才十九塊五毛錢。
還有一百袋松子和榛子。
今天看著東西多,可加一塊還不到五百塊錢。
結完帳,田建軍謝絕了張俊平的挽留,帶著人離開。
田建軍昨天可是沒少喝,到現在還沒完全醒酒,今天算是強打精神來辦這事。
“師父,這麼多東西,才不到五百塊錢?”小李還是一臉不敢相信的樣子。
“這些東西,在東北多的是,一場雨過後,漫山遍野都是。
只要勤快一點,一年下來,一個人撿個十幾麻袋很輕鬆。”張俊平笑道。
“那一年也才幾塊錢啊!”
“幾塊錢?幾塊錢也夠一家人一年吃鹽了。”張俊平嘆了口氣。
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老百姓到什麼時候,都不容易。
當年老百姓冒著生命危險闖關東,為了並不是發財,而僅僅是活下去。
張俊平感慨一會之後,收拾好心情,鎖上門,回到招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