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頁(第1/2 頁)
側殿只剩了一家三口。
黃嬤嬤本想進側殿給皇后換上熱水,看到這一幕又悄悄退下。
熱水隨時都能換,帝後和公主的感情卻不是輕易能有的。
黃嬤嬤原本擔憂皇后誕下公主的心也放下了。
聖上稀罕小公主的樣子比普通人家的父親更甚。
大都上下官員,聽說皇后產子,母女均安的訊息,先是驚喜,而後便是遺憾。
「宸」這個封號竟然真的要落在公主身上。
更何況聖上子嗣艱難(?),好不容易皇后有孕,竟生下了公主。
他們夢想中的太子終究成了空!
朝臣只能安慰自己,先開花後結果。
聖上還未到而立之年,既能在御醫調養後生下公主,便有機會再生下皇子。
民間無法體會官員們的複雜感情。
百姓只知道,天子有了公主,天下免賦稅一年。
雖說聖上繼位後,朝廷連人頭稅都攤丁入畝,賦稅更是降到了有史以來最低的十五稅一,但免除賦稅,依舊是一件大好事。
能多留在家裡幾百石糧食,日後災荒年間說不準就能救一家人的命。
公主的出生簡直是造福百姓。
而今年的老天爺更是格外給面子,風調雨順,旱澇不興。
加上科院推廣的堆肥良種、水利工程,量變引起質變,糧食總產量竟然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
再聯想當初隴西路納入大周的時間,公主是個福星沒跑了!
話說回來。
小公主的洗三禮時,聖上抱著孩子拒絕了冷水洗三,只用溫水走了一下形式,心疼的模樣,朝臣便看出聖上對公主的看重非同一般。
而後的滿月禮,聖上的禮物竟然是一枚龍佩,取名「瑁」。
這就不只是看重了。
先不提宮中規矩,皇子公主在周歲前不會取名,只有次序,防的是嬰兒早逝。
就說聖上取的「瑁」字。
何為「瑁」,帝王所執的玉器,用以覆諸侯的圭。
凡是和帝王沾上邊的字,都不可能是輕易取得。
若是大公主是皇子,既是「宸」,又是「瑁」,朝臣就幾乎能斷定,聖上有意立為儲君。
但大公主是公主啊!
朝臣只能勸自己這是聖上的慈父之心。
但是抓周禮……
朝臣望著桌上聖上的私印,一致陷入了沉默。
《論語》《中庸》,刀槍劍戟,乃至那把微型火銃他們都勉強能給自己找理由,聖上是不希望愛女受欺負。
但是私印……
他們就是想破頭都找不出藉口。
聖上這是在搞事吧,是吧是吧!
葉斂無視朝臣的怨念,他沒把玉璽拿過來放上去,就已經是考慮過朝臣的心理的承受能力了。
子夜為宿主的臉皮而驚嘆,他是不是要誇一誇宿主太「貼心」了。
葉斂將懷中的女兒放到桌上,「去吧,選一個自己喜歡的。」
然而小公主不給父皇面子,抱著葉斂的衣服不鬆手。
鍾離熙見父女兩個「難捨難分」,努力憋笑。
她的力氣不如葉斂,隨著小公主長大,體重增長,向來是葉斂抱著。
葉斂待女兒細心得很,鍾離熙很放心。
見女兒扒著葉斂得衣服不鬆手,鍾離熙就猜到是小傢伙犯懶了。
「去抓一個給母后。」鍾離熙拍拍小傢伙的後背,「你給母后挑一個?」
小傢伙這才從葉斂的懷中下來。
桌上的東西,小傢伙都不認識,唯有葉斂的私印。
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