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回錢塘來,一直擔任設計師,偶爾也會救急時幫繡娘縫製婚紗。
多年經驗,看一眼身材,便知尺寸。
靳奶奶的八十大壽是下週,葉蕊特意在這個週末寄來旗袍,一是留有幾天時間,可根據靳奶奶的喜好改動細節。二來,她也不想在下週他們闔家團聚時,送來禮物,惹人注意。
心下歡喜的靳奶奶盛情邀請:&ldo;蕊蕊,今天是週末,你也得休息休息。讓映映去接你,今晚來家裡住。&rdo;
葉蕊笑著推脫:&ldo;我爺爺生病剛好,我得在家陪著。&rdo;
&ldo;蕊蕊總有各種各樣的藉口。&rdo;
&ldo;冤枉呢,靳奶奶不信可以問映映。&rdo;
正通話時,助理辛甜火急火燎地進來,門都沒顧得敲。
跟隨多年,光看她一個眼神就知道是十萬火急。
葉蕊忙說:&ldo;靳奶奶我突然有點急事,我們改天再聊。&rdo;
靳奶奶知道葉蕊平時是真忙,聽聞有急事,也未做他想,以為不過是正常事件罷了。
不過葉蕊這次倒真沒搪塞,事情真是格外緊急。
兩周前,映映介紹了某位知名大導演給她。
導演要為新戲做服裝,因為要求太高,考察了國內諸多服裝廠皆不滿意,後經映映引薦找來葉氏工廠。
導演拿來了類似規格的樣衣,葉蕊看過才知,如此高規格的衣服,國內沒幾個廠能做出來。面料工藝難度極大,印染、刺繡更是需要德國原裝進口幾千萬的機器才能做出。
恰好,她們廠裡有這臺機器。
如此,便促成合作。
因為是史詩鉅著,自然是戲骨大腕,演員眾多,檔期格外難調。
又因演員、場地、機器什麼的都已就緒,只等服裝到了便立即開機,製片方著急,多付了百分之十的酬勞,要求葉家工廠日夜趕工,儘快將服裝趕製出來。
一切正常的話,可以按時交付。
可到今晚忽然有了意外。
怕是機器從未如此高壓高強度地運作過,剛剛廠裡打來電話,說機器忽然宕機,強制重啟後面料被卡住,刺繡嚴重跳線,織成的花紋成一團亂麻。
而且,好像機器內部有零部件斷裂,機器運作時有乒桌球乓的異響。
廠裡所有技術人員協商、除錯許久,可怎麼都修不好,機器從未出現過這樣的問題,沒人知道該怎麼處理。
情知非同小可,葉蕊忙放下手頭工作,飛速趕去郊區工廠。
只見車間技師們都守著機器,裁縫師傅們手頭僅有的面料已經裁剪縫紉完成,一群人在都在一旁乾等著,看何時能復工。
葉蕊問到其中跟隨父親多年的長輩:&ldo;錢叔叔,技術工程師怎麼說?&rdo;
&ldo;幾千萬的進口機器,零配件太多太複雜,以前從沒拆過,現在也沒人敢輕易拆裝。&rdo;
讓技師開了機器,只聽&ldo;哐當哐當&rdo;響個不停。
忙讓關了機器,葉蕊問到:&ldo;我記得德國工程師當初來安裝機器時,錄了全程的安裝影片,重要零部件都有備份,還附有德、英、中三種文字的說明書。&rdo;
這些全都鎖在辦公室的保險櫃裡,錢叔早已命人拿了來。
影片裡安裝過程再仔細,可拆和裝到底不同,加上牽扯到零部件大小、規格、樣式太多太複雜,即便有影片在,技術人員都是越看越蒙。
這幾年,機器運作良好,他們會的也只是機器運作和日常保養。
葉蕊叫來廠裡技術最好的師傅,跟他說:&ldo;你儘量試試看,拆壞了不要你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