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1/3 頁)
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
“父皇,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這是《荀子·天論篇》裡的內容。”
朱高熾的神情依舊帶著幾分難掩的驚喜,他給朱棣勉力繼續解釋。
“荀子,朕知道,先秦百家爭鳴集大成者嘛。”
朱棣抿了口茶水,緩緩道:“朕便是曉得,荀子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整理傳承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還培養了幾個很了不得的弟子.”
朱高熾連忙道:“秦朝的丞相李斯、漢朝的丞相張蒼、還有著名的韓非。”
道衍聽到朱棣這麼說,眼中閃過了然之色。
既然朱棣還記得荀子的這些歷史,想來接下來要說的話,就方便溝通多了。
朱棣看向了身邊的道衍和朱高熾、張宇初,問道:“怎麼?你們都覺得此等解釋必然可行?”
道衍點頭笑道:“陛下所言極是!”
“那便與朕說說,你們打算怎麼解釋這個萬有引力和日心說?”朱棣亦是掩藏著內心的幾許悸動,慢言問道。
“便應是從《荀子》的天論篇和解蔽篇入手。”朱高熾頓了頓,伸手示意請道衍和張宇初來說道說道。
道衍不言,自然是張宇初接過話茬。
張宇初彈了彈羽衣後認真道:“陛下容貧道放肆,斗膽談一談《荀子》的這兩篇,來破此局。”
“張真人但說無妨。”朱棣顯得很大度。
張宇初略微沉吟剎那,便說道:“其實說來也簡單,先說這句大皇子殿下剛剛提到過的,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這句話的意思,陛下一定曉得,那就是說,其實天道的執行是恆定的,不是因為堯的賢明而存在,也不是因為桀的暴虐而消亡.換言之,其實《荀子·天論篇》的開篇第一句,就已經否定天人感應了。”
“不然的話,按照天人感應的理論,天道早就因為堯的賢明而降下恩澤,也會因為桀的暴虐而施加懲罰。”
這裡便是說,荀子作為華夏古代主張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在重視社會人事的基礎上,吸收了古代的唯物主義無神論思維和當時戰國時期的自然科學成果,建立起了他自己的一套唯物主義自然觀。
荀子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從根本上,就與傳統的天命決定人事和君權神授的唯心主義觀點相悖,按照荀子的觀點,人事的吉凶和社會的治亂,完全決定於統治者的治理措施是否恰當,它與自然界的變化沒有必然聯絡。
朱棣的腦海裡,似乎也回想起了小時候大哥朱標給他講的那些先聖的故事,對荀子的觀點,逐漸回憶清晰了起來。
朱棣點了點頭,示意張宇初接著講。
看到皇帝沒有為此而生氣,從心的張宇初鬆了口氣,繼續道。
“這一段接下來便是: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
大略翻譯便是說,君王以治理天下回應天就是吉,君王以擾亂天下回應天就是兇,人如果能夠加強根本節制使用,那麼天也不能使人貧困;人如果存養具備充足,運動合乎時令,則天也不能使人患病。人如果專一於修道而不二心,則天也不能加禍於人。所以大水或大旱也不能使人飢餓,寒天暑天也不能使人患病。
“幹好自己的,老天爺算個屁?”
在門口守衛的三皇子朱高燧忽然道。
“閉嘴!”
朱棣雖然呵斥了一聲,不過卻對自己小兒子的總結能力感到很滿意。
一句話的事,直接這麼說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