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2 頁)
叢福奎還曾經給成青寫了一首詩:我的思念/跟著你的身影/永遠不會消隱/即使在路上/陪伴的只是一盞青燈/我也不會放棄前往/我還是我李真/沒有懇求/沒有奢望恩賜/只因我相信/在雲霞升起的地方/你會在那個藍天等我。
&ot;叢福奎的常務副省長,也是我給跑來的&ot;
李真經過北京完成了最快的輾轉石家莊之行。1989年,李真調入了河北省建設投資公司任辦公室一般幹部。一年多以後,他又一躍而成為河北省副省長的秘書,半年後升任副處級秘書。1992年6月,他又改任省長秘書。1992年12月轉任省委書記的秘書,由此他成了河北第一秘書。
1995年9月,河北省前常務副省長因年齡問題到了規定上限,即將退休。就誰當河北常務
副省長,當時有三派意見正面交鋒:即將退休的某領導推薦的是一位副書記接任;上級欲派一個北京的幹部到河北任職;另一種意見則是由副省長轉任常務副省長。當時三種力量角逐,各有各的理兒,相持不下。當時叢福奎任河北省一般的副省長,他自己去跑常務副省長一職,不便於操作,他便透過其情人成青聯絡到了李真,成青憑著自己和李真師生情人的特殊關係,再次找到李真請求給以幫助,李真為了在政治上尋求新的同盟軍,便再次跑部進京活動起來,他不遺餘力地去疏通各種關係,李真同樣用他的北京資源,開始對北京的投資不遺餘力。以達到自己老師的朋友當上常務副省長的目的。李真這時常住在京城,他推薦程的理由是:叢福奎是從基層提拔起來的幹部,在黑龍江省曾任制酒廠技術員、書記、廠長等;在雞西他任市委書記時,搞經濟改革在全省引起了轟動;他1995年5月調到河北後又在河北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成績斐然…… 結果事件的發展傾向了叢,叢福奎轉任常務副省長。
李真事後曾經對別人講:叢福奎當上河北常務副省長,是我給跑來的。
少年得志的河北第一秘李真,在北京給叢跑成常務副省長後,他在北京即興作詩一首:小別六年故地遊,在京一年時光浮心頭,憶昔當年漂流初戲水,今日官場任我溜……
他在石家莊也作打油詩一首:
來省已五年,有苦也有甜,我像過河卒,只有永向前。
叢借用了李真這座橋完成了從黑龍江省副省長到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最靈巧的戰略轉移,而且在職務上由副省長變成了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雖然都是副省級但他卻握有實權,相當於又進了一步,他成為河北省政府的第二號人物,處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位子僅次於省長。
李真的女友楊君是某將軍的女兒嗎?
據李真說:他的女友楊君是某軍區首長楊司令的女兒,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她的父母都被關進了監獄,她被送給了別人撫養,父母出獄後一直沒找到她,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才找到了自己的女兒。當時她是和李真完婚,還是回京城去投奔父母,另外尋覓他人?何去何從?她也犯了難。
李真家人認為,你倆感情深厚,應該結合。他們認為找楊君這樣的家庭,是高攀了,是
打著燈籠都找不到的好物件,一定要李真和她訂婚。李真覺得說得對,於是提出要和楊君訂婚。
楊君個人認為,自己回北京去找父母不合適,因為我的工作及男友都在張家口,應暫時先在張家口和李真發展。
而父母卻有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ot;張家口太落後、太貧窮了,絕對不能留在那裡,而且你在那裡已經沒有什麼前途了,回北京是最佳的選擇,況且養父母已經去世了,那邊家裡也沒什麼人了,我們的年齡也都大了,需要有人照顧,若在張家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