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1/2 頁)
李真聽後愕然,哪裡寫了不讓青年穿新式服裝,留新式髮型,談戀愛了?他要找書記理論去,結果被幾位同志勸住:&ot;得罪書記對你今後入黨更不利,入黨的第一批人選已審批透過了,你再找已沒有效果,不如搞好關係,好好表現自己,改變自己輕狂的毛病,等下一批再爭取,從長計議,小不忍則亂大謀。&ot;可李真還是想不通,他認為入黨應是憑個人的工作業績和能力,但結果怎麼變成了這樣?這裡面怎麼夾雜了這麼多私人關係和感情成分呢?他怎麼也想不通,他心目中那個純潔的社會怎麼會是這樣的?
李真給我們同學講:到這一學年結束時,他教的畢業班物理科在全縣平均成績名列第一,參加全縣的物理知識競賽,他教的學生也獲得了第一,在張家口全地區中學物理公開課上,他曾獲青年優質課獎,他寫的《中學物理實驗-比熱改進》發表在《初中物理教育》雜誌上。即使如此,李真在年度的評比中,仍然名落孫山。別說是地區、縣先進工作者,連總校的先進都找不到他的名字。這次打擊,他看透了,在這樣的環境下,個人的努力奮鬥、工作業績再突出也終難抵得過舊的習慣勢力、人際關係這張無形網的巨大威力。他無法再忍受下去了,他想到了離開。
此時國家改革開放之風吹進了山城張家口,新任地委張書記大膽改革,重視人才。市直各單位急需要一批年輕的應用型大學生,市計經委下屬的電子研究所,沒有一個改革開放以後物理系畢業的正規大學生,李真借回張家口探親的機會去應聘面試,居然順利透過,所裡讓他儘快來上班。而當調令到了農場學校辦公室,挫折又一次出現了,書記拒絕李真的調離,理由竟是:他在學校物理課上的好,學校離不開他,他若走了缺少物理教師。李真聽後既好氣又好笑,&ot;評先進、入黨、提幹,我沒份,要調走了時,我又成香餑餑了。他媽的!我受夠了。&ot;他找到地區教育局主任,訴說了自己的苦悶和不公正的待遇:自己年齡尚小,調回市裡一是照顧年邁的父母,二是不想在農場成家,年齡大了,回市將來好找個合適的物件。主任聽完李真的述說,拿起電話打到了學校:&ot;喂,我是教育局主任,李真的調令在哪兒呢?&ot;
&ot;在書記室。&ot;&ot;你們為什麼拖著不給人家!&ot;
&ot;他不能走,還得再待幾年,有了新人來接他,才能放他走&ot;。&ot;好!今年師範生已經在區裡報導了,你們需要幾個?給你們5個,可以了吧。但有個條件,一定把李真的調令給人家,不要影響了他個人的前途。你們那兒不是缺人嗎?五人中有兩人是區裡撥付工資,另幾個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怎麼樣?&ot;&ot;這……好吧,讓他什麼時候方便就來拿調令吧。&ot;
李真拿著主任寫的信,風塵僕僕地趕到農場,辦理調動的工資、糧油、戶口等手續。見到書記時他說:&ot;這是主任給你的信&ot;,書記看完後,滿臉關切地說:&ot;祝賀你啊,這是你的調令。因為工作需要耽誤你的行程了。&ot;李真說:&ot;沒關係,不過我想告訴您,我調走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我覺得在這裡的發展受到限制了,連個黨員都不是,是難以勝任教學工作的,而且我的生活方式是資產階級的,是不會為無產階級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請你們把我的入黨申請,加上學校黨支部的評語一起寄給張家口市計經委黨支部,我會再去爭取的。&ot;說完他堅定的走出了書記室。
八十年代青年的迷茫(2)
李真就這樣義無返顧地離開了農場,回張家口去。在回涿鹿縣辦調動這段時間,
開始相信命運變得十分迷信的李真,抽空去了塞外著名寺院-清涼寺。
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