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弟子何奉廣和凌亦,其中何奉廣是個馬屁jīng,憑著溜鬚拍馬的功夫和羅鑄鋒相處得不錯,相比之下,xìng情較為沉默孤僻的凌亦就讓他看得不怎麼順眼了。於是何奉廣分配道的工作僅僅是對出借和歸還的書籍進行清點整理,每天花個半個時辰就完成了。
如此安排得結果就是凌亦必須負責藏書樓近九成的工作量。對此凌亦心中自然是存有怨氣,不過他卻無可奈何,這個世界的法則就是弱肉強食,除非他比羅鑄鋒更強,否則就只有被欺壓的份。
曾幾何時,凌亦悲哀的認為自己這輩子就只能這樣當個受氣包,因為他的資質實在太差了。對於當今世上的修行功法來說,一個人修仙資質的好壞就在於他五行靈根的側重程度。比如一個人的金靈根非常發達,而其餘四種靈根接近於無,他就能很好地感應金屬xìng靈氣。這是最好的情況。相反,一個人五行靈根都是一樣的強度,那麼他在吐納的時候,汲取的靈氣就是一片渾濁,根本就無法配合功法煉化運轉,即是說此人根本無法順利修仙。
很不幸,凌亦就是這麼個人。六年前,他憑著一股少年人的血氣千辛萬苦透過了萬嶽門的招納考核,滿以為可以從此一躍龍門,不想卻發現自己的五行靈根平衡得不能再平衡了,他的修仙之路簡直寸步難行。經過一年的苦苦修煉卻始終原地踏步之後,凌亦終於放棄了。他利用在藏書樓做事的條件,閒暇時就找些樓內的各種閒雜書籍翻閱研究,打發時間的同時也順帶漲了不少見聞。
這樣悠哉的rì子持續了半年,直到一本書進入凌亦的視線。其實那本書直到現在凌亦也沒完全看懂,因為它是用一種上古文字撰寫的。這種文字當今世上極少有人會。在此之前,凌亦曾研究過一段時間,對此略知一二。
當那本書道凌亦手中時,已經是殘舊不堪,連封面都沒了,是凌亦在打掃閣樓時在一個角落的書架上看到了。它能引起凌亦的注意,一是因為它用上古文字著成的,二是因為它卷首的幾個字被凌亦認了出來。
“真罡訣”,憑這三個字,凌亦就斷定這是一本修仙法訣。按理說,修仙功法類的書籍都被存在機關重重又有陣法守護的神技閣裡,這本書出現在這裡實在讓凌亦有點意外。他推測應該是萬嶽門內沒人識得上古文字,不知道這是什麼書,所以才當成廢書般丟到角落裡。
雖然凌亦已經對修仙失去了信心,但這本書還是勾起了他的興趣。經過近半年對上古文字的揣摩研究,他終於將這本書上的文字認出個大概。書上記載的功法名為《太乙真罡訣》,遺憾的是,這本書年代久遠,又沒有好好地儲存,導致破損嚴重,內容也有一定程度的缺失。
同時讓凌亦驚奇的是,《太乙真罡訣》的神通奇術有點不同尋常。對於普通的修仙功法來說,不外乎是根據修仙的層次境界來劃分口訣篇章,然後每個境界都會有相應的神通法術。《太乙真罡訣》則不然,它開篇就是幾種法術的訣要,後面才是煉氣吐納的法門。而且上面一共就羅列了九種法術,並被統稱為太乙九變,這對於一門功法來說,實在少了點。當然,凌亦不排除是這本書殘缺所致,也許原書的後面還有其他的高階法術。
此外,凌亦還發現《太乙真罡訣》的入門煉氣口訣和自己以前所學的基礎功法大不相同,特別是吐納靈氣的方式完全不一樣。
面對如此奇特迥異的功法,凌亦忍不住嘗試著練了幾段基礎口訣,他驚喜地發現《太乙真罡訣》的功法特xìng竟然可以同時引導煉化五行真氣,也就是說他五行靈根平衡發展的缺陷針對於《太乙真罡訣》根本不存在,甚至還成了極大的優勢,這功法似乎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一般。
幾rì修煉下來,凌亦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