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他們幾個都懂事,寧大夫也沒拒絕,同他們玩笑幾句,轉而朝阿柔說道:「回頭給你寫劑方子,養養就行。」
「那……究竟是什麼問題?」阿柔不太放心。
寧大夫卻並不打算告訴她,只說:「沒啥事兒。對了,你阿嬤不是腿疼嗎?忙完了讓她來看看。」
「好。」阿柔答應著,視線落在小蜚蜚天真的笑容上,眉頭緊鎖。
臨走的時候,寧大夫果然給了她一劑藥方。
阿柔特意關注了下,發現多是補氣養血的食材,沒什麼特別的,不由疑惑。
直到寧大夫從櫥櫃裡拿出個用紅布裹著的錦盒,遞給她:「拿回去交給你阿孃。藥膳之後,拿它泡茶也行,煮湯也好,吃一段時間就好,不用擔心。」
即使勸了她好幾回,阿柔也還是不太放心,畢竟他一開始的嚴肅可不是裝的,但親自給她號脈,卻什麼都診不出來。
只得先聽了寧大夫的交代,先回去了。
-
三嬸和大伯母在廚房做飯,其他人都在各自的房裡休息,只有四房的門關著,不知道有沒有人在。
孩子們把麻雀和蛋拿到廚房去,三嬸笑得眼睛都要沒了。
她的門牙被磕掉之後,就格外關注自己的表情,說話的時候要刻意抿嘴,笑的時候更是要做作地捂嘴,反倒更加喜感。
原本還算過得去的長相,被這兩顆門牙嚴重影響了。
但不妨礙她因為好吃的而感到高興,之前阿柔出去一趟撿回只雞,這次兄弟幾個出去一趟又帶回幾隻麻雀,這要是天天出去,那豈不是天天能吃的上肉?
「你們都去洗洗手,玩會兒,」陳小月連聲誇讚他們,「三嬸給你們做好吃的啊。」
她這態度讓孩子們也覺得挺不適應的,撂下麻雀就一溜煙跑回了西屋,各自搗鼓阿爹帶回來的新玩具。
阿柔則按照寧大夫所說,把那塊帶有瑾字的玉佩遞給江敬武,並將「阿瑾」的情況如實說了一遍,問他能不能找出什麼線索。
江敬武仔細打量著,沒有第一時間給出答案:「這玉一看就是稀罕物,不像是咱們中原的產出,那男孩兒若非蠻夷人,家中必定非富即貴。」
「我並未見過。」他說,「如此貴重的東西,絕不可拿著招搖過市,免得引來不必要的麻煩。這樣吧,我先用木頭拓一塊差不多的紋樣,讓人帶出去問,這塊你就趕緊還給他,免得弄丟了。」
阿柔自然答應,又忙把寧大夫給的東西拿出來給阿孃。揭開包裹了好幾層的紅布,才發現裡面是條人參!
「這太貴重了。」柏秋忙把紅布又裹了回去,「連同玉佩一起還回去,他若不肯要,你就說先放他那兒,要的時候再找他拿。」
「可是……」阿柔想了想,還是把自己的懷疑說了出來,「寧大叔給蜚蜚診脈,好像不太對勁。」
夫妻兩個忙問:「怎麼說?」
阿柔便將下午發生的情況轉述了一遍,二人聽了,俱是一臉緊張。
江敬武甚至打算親自過去問,柏秋想了想,還是沒準他去:「他既然讓咱娘忙完了再過去,就說明另有安排,且等等罷。」
「可是……」江敬武看看蜚蜚,面露擔憂。
柏秋心裡也有顧慮,但寧大夫方子都給了,說明有解決的法子:「先按方子上寫的法子養養看。」安撫地拍拍江敬武,「寧大夫那裡,改天登門道謝。」
「嗯。」江敬武自然答應。
因為得和藥膳一起用,所以就暫時將玉佩和人參放在一起,收在裡屋的枕頭底下,打算第二天送還給寧大夫。
哥哥們在外間喊阿柔過去玩,她看蜚蜚困了,黏著阿孃昏昏欲睡的,當即毫不猶豫地跑了。
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