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第3/5 頁)
殿內靜悄悄的,未免感到幾分失落感
景和天雖然對白侍郎不似從前那樣信重,但畢竟是東宮舊人,不想看他太尷尬,便開了金口道:“此種關竅多有不明者,李佑上前與眾卿說明”
天金口玉言一出,精明人就聽出口風了天這口氣看似中立,其實是偏向李佑這邊的
作為從明理報嚐到甜頭、多了一條對朝政掌控渠道的人,景和天當然是偏心李佑的而朝廷官報辦成什麼樣天並不關心,因為真理報辦不辦對他這個皇帝沒有多大影響
若辦了真理報,大臣上報紙吵吵,不辦真理報,大臣上奏疏吵吵,反正都是吵,天表示要習慣性的淡定
聽到天有召,位於最外圍的李佑低頭垂目趨步上前路過白侍郎身邊時,他嘴角冷哼一聲,蹦出幾個:“鼠目寸光”聲音不大,但周圍聽到的人不少
李佑走到寶座下,奏道:“從前雖無報紙但有東林黨、有復社,輿論公器之事,朝廷不去主動,便有其他人想主動,而朝廷不主動就要被動如此淺顯的道理,臣以為能立於殿上的諸公里,不該有不明白之人,也不知是真不明白還是假不明白”
白侍郎臉色不甚好看他豈是真不懂?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不想讓李佑出頭而已,誰知道他出面說話後,居然無人響應
本來他想李佑仇敵滿朝,自己登高一呼,有那麼一些人附和造成聲勢就足夠了,卻沒想到成了孤家寡人,還平白被罵一句鼠目寸光
其實白侍郎也不想想,為什麼本次徐首輔這些大佬們對李佑態度含糊曖昧,不像從前那樣劍拔弩張?難道真是謹慎的原因麼?
李佑在奏疏裡公然表示,真理報上給內閣大學士和九卿一人開一個專欄,十五位大佬來必發,而且對其他官員發進行限制
這無異於讓大佬們多了一個強力並獨佔的發聲筒,強化內閣和九卿的個人集權,大學士和九卿們嘴上不說,心裡卻是雪亮的,他們怎麼可能不喜歡這點?須知大明朝廷裡,口舌一向是極其雜亂的,任你是宰輔也不勝其擾、難得清靜
這就是李佑所要借的最大的勢,也是他所丟擲的交換條件,不然他敢異想天開的故意去碰壁麼
等李佑說完,依舊靜悄悄,沒什麼人想在這個問題上和李佑糾纏大佬的心思在這裡擺著,別人又怎麼會輕易冒頭天又問道:“首輔以為如何?”
徐首輔出列,挑刺道:“臣以為宣院此名不妥,辦報雜務之所,何德何能與都察院、翰林院同用院為名?所以不妥,若是宣監尚可入眼”
首輔這發言,又讓群臣心裡有所感悟,連李佑的死仇都只是雞蛋裡挑骨頭麼?好罷,他說的也有道理,院在大家下意識裡都是清流所用,用宣院當名,彷彿太拔高一張報紙了從這裡可以看出,李佑有點自視過高
群臣又去看李佑,不知他如何解釋在眾目睽睽之下,李佑嘆口氣,對徐首輔道:“首輔此言有所偏漏,那太醫院也是以院為名哪既然醫士能用,難道人辦報就不能用了?醫士和士都是給朝廷和陛下效力的,願諸公不可厚此薄彼”
太醫院…群臣無語,李佑這不是自視太高,原來是姿態很低
太醫院的確是十八羅漢之一,三個帶院的衙門就是都察院、翰林院、太醫院,只不過說起朝廷衙門時一般總是把太醫院、僧道司、僧錄司這些忘掉
哈的一聲,有人笑了出來,聲音來自於寶座上,抬眼望去卻見年輕天拼命抿著嘴忍住笑徐首輔尷尬的搖搖頭,返回了班位
首輔下了場,次輔又出列,彭閣老對天奏道:“輿論公器,誠如李佑所言,向非小事,又事關教化民心,甚至越發重要,陛下不可不察”
殿里人都小小的驚訝了一下,彭閣老這是公然為李佑站臺捧場?也太拉得下臉面了罷?
又聽彭閣老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