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頁(第1/2 頁)
可如今她是正兒八經的嬪位了,是要單獨送禮的。
比如皇后、貴妃、舒嬪等人,每年都是母家尋件珍貴的擺設送進宮為太后祝壽。
太后絕不是個挑剔的老太太,相反,除非有人惹事,否則她還是很慈和的。對於妃嬪們送上的賀禮,都會稱讚兩句。
不過那也是東西過得去才行啊,真給太后送個不值錢的銅盆瓷碗的,估計她老人家的臉就要拉下來了。
茗枝低聲道:「娘娘還是讓家裡幫襯一二吧。」
令嬪想了想也只能如此了。
家中雖說有欠債,但自己封嬪後,內務府自有封賞銀兩送出宮,還按著舊例賞給京郊一小片地,算來每年也能有兩三百兩的進益。
誰知她還沒想好怎麼跟家裡開口去置辦太后的壽禮,家裡人反而先來求她了。
說是她阿瑪在準備太后聖壽所用的錫紙金紙時,損毀頗多,刑部將之罪比「大祀牲牢玉幣黍稷之屬一事缺少者」一樣的處置,要杖責八十。
外頭魏家慌急了,只能想到求宮裡的娘娘。
好在順貞門處按著日子見家人的宮女們,也有願意巴結令嬪娘娘的,便替他們帶了話進來。
令嬪一聽,又是擔憂又是羞憤。
她第一時間就想求皇后,皇上正在氣頭上呢,此事又是為了太后娘娘的聖壽,屬於後宮之事,她便想著求一求皇后。
想著自己阿瑪不知哪一刻就會被拖出去杖責,於是也不耽擱,連忙趕往長春宮。
因在宮道拐角處,正好見貴妃的金黃色轎子過去,她不敢相撞,只得暫時停步讓過。
見貴妃的轎子落在長春宮門口,令嬪心中不免一喜:貴妃雖然是出了名的脾氣嬌慣不肯讓人,但在宮人裡,也是出了名的心軟啊。若是犯了事兒求一求貴妃就好了,聽說貴妃宮裡人大過年的打碎了珍貴的壁瓶,貴妃都隨口算了的,這在別的宮裡,怎麼都得出去跪上幾個時辰。
皇后雖然寬和,但一向秉著規矩辦事,倒不如貴妃在跟前的時候,自己求一求說父親年邁不堪杖刑,說不得貴妃會心軟替自己說話呢。
誰知皇后不見客。
令嬪一陣苦澀,要是原本的她,一定不會說這句話,但是現在的她擔憂阿瑪,實在有些忍不住,她叫住來回話的青提道:「臣妾知道皇后娘娘約束六宮,自然是忙碌,臣妾是遠遠瞧見貴妃娘娘進去了,想著娘娘大約是有空見人,所以才鬥膽求見……」
青提的笑容還是那麼圓滿規矩,如同刻在臉上一樣,甚至還加深了一點,更加客氣道:「回令嬪娘娘,這兩日皇后娘娘略感身子倦怠,皇上特命夏院正為娘娘診脈,並請貴妃娘娘作伴相陪。其餘後宮事務,娘娘便都不理會了。奴婢正要讓人去各宮傳話呢,若無大事,便回嫻妃娘娘。奴婢鬥膽請問,不知令嬪求見皇后娘娘,是大事呢還是小事?」
令嬪悚然一驚,立刻謙卑道:「原是臣妾冒失了。」便對著門行了個禮才離去,青提見令嬪行禮就自退開來。
令嬪拐上宮道,咬了咬嘴唇:「走,陪我去求見皇上。」
茗枝站住腳:「娘娘,您方才求見皇后娘娘也罷了,可提出貴妃能進去您卻不能,已經是冒失了,只怕這會子裡頭兩位娘娘都會知道。您現在還要去求見皇上……若是惹得龍顏大怒,您這幾年的小心,如今的恩寵和位份就都沒了。」
卻見令嬪點頭:「我知道這是阿瑪自己的犯的錯,若是隻罰銀子,我絕不會開口。可八十板子下去,阿瑪只怕性命都難保。就算被責罰,我也不能不開口。否則坐視阿瑪被打死打殘,皇上以後知道了,也會覺得我品性不佳,倒不如拼命一求。」
長春宮內,青提果然將令嬪的話回進去。
皇后並不知外頭這種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