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第1/4 頁)
的商道。而淮河上走潁水入蔡水,潁、陳、許、汝、洛陽,同樣能連成一片。
長江的商道則更加方便,沿著長江可以入江漢,最後直入三巴和漢中與蜀中。
可以說,在李璟與幕僚們的計劃中,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新任的財袋子李讓上任後提出的思路,也是堅持鎮**境內繼續軍囤墾荒自產糧食的同時,還要加強現在鎮**內的各種工坊,以及礦業開採。源源不斷的生產出各種商品後,再透過海運進行遠端海貿的同時,也要利用江河之便,在中原各地發展一張巨大的網路,推廣銷售登州的商品,換回鎮**需要的糧食等各種物資。
海上兩條商路,幽州兩條商路,黃河、濟水、淮河三條商路,長江一條商路,一共十條商路。眼下鎮**只有入渤海新羅一條商路是最完善的,南下廣告的商路還在打通之中。
經幽州的兩條路也只是小規模打通之中,其它的商路更是一時無法開啟。李璟現在重點關注的就是淮河入汴渠運河這條。這條商路上泗州盱眙、徐州符離、毫州永城、宋州宋城、汴州汴城、鄭州滎陽、東都洛陽,孟州河陽這些都是最重要的都會網點。而其中汴宋的位置,更是這條商路的重中之重。要想這條商路成功,關健的還是有官面上的支援。
“岳丈,如果這條商路打通暢行,那麼登州的各種暢銷商品會大量輸送入中原。那時在此帶動之下,也能帶動河南甚至關中與河東、山南的商品彙集流動。宋州本就是運河上的都會重城,到時商品彙聚,這裡將更為繁榮,光是商品往來的稅收,都能讓岳丈收到手軟。”李璟笑著說道。
張蕤任職宋州刺史,對這些自然是很清楚的。不過商場上的競爭一樣激烈,特別是如今大一些的商隊商行,基本上都是由各個大家族在幕後掌控。如果想要插一腳進來,勢力會引起很多原有利益者的反擊。強龍不壓地頭,李璟要是站穩腳跟,光有暢銷的商品是不夠的。
張蕤端著茶,瞥了李璟兩眼,“這個沒問題,你我既然是一家人,這個忙我自然會幫。”
李璟微微一笑,有了這個好開頭,後面的事情就好說了。
“岳丈,我還有一單大生意想要與岳丈合作。”
“什麼生意?”張蕤抿了口茶,慢慢品味。
“鹽!”李璟很直接的道,鹽的利潤那是暴利,哪怕朝廷加以重稅,都一樣還是暴利。河中節度使轄下的有大鹽池、女鹽池和六小鹽池,每年向朝廷上繳的鹽稅就高達近兩百萬貫。雖然上繳如此重多的鹽稅,可河中節度使依然獲利極豐。甚至歷史上,田令孜曾經要將兩鹽收歸朝廷,而使得河中節度使王重榮直接起兵反抗,打的不可開交。
李璟現在擁有的鹽鐵轉運使的官職,淄青與遼東都是李璟鹽鐵轉運的轄境。朝廷也不管李璟能賣多少鹽,直接一年把鹽、礦、茶的稅定為二百萬貫。這是一筆鉅款,不過李璟的曬鹽法產量巨大,特別是現在有大量的流民為鹽工後,產量還能提高。不過境內的淄青和遼東這些州縣的銷售已經滿了,現在李璟的主意是向河南、山南一帶賣鹽。淮河一帶有產量極大的淮鹽,利潤空間不大。
“現在草賊亂起,糜爛了九州之地,連帶著中原鹽價也開始大量上漲。現在鹽已經漲到二百文錢一斗,還是小鬥,一石鹽超過了四千錢。每斤鹽36文錢不止,和大米同價。而且由於天平、義成、泰寧各地糜爛,浙東、浙西也是亂起,現在有價無市,高價都買不到鹽。”李璟把如今河南的鹽市說了一下,“如今河南山南一帶,大部份靠的就是河中的兩池之鹽,致命池鹽居高不下。百姓怨聲載道,小婿有意為百姓謀福利,願意從登州運鹽到河南。上等的登州鹽,粒大雪白還幹,比池鹽好,堪比西北鹽湖產的青鹽,而且我只以每鬥一百文錢售於宋州官府。官府可加一些價再售於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