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頁(第1/3 頁)
之前的曲盛很鬱悶,他做刑名師爺時無案可破,自己極力要求下轉任錢糧師爺,可是府庫中一無錢二無糧。現在所存糧食還是郡守大人倒賣軍馬,敲詐富戶得來的。還私下囑咐他,今年春旱,收成難料,不到萬不得已,存糧不許動用,有備無患。
因而他一直無事可做,現在抓到了鹽井的機會當然不能錯過,馬上進言要求收稅,這可是明文規定的。
可是到了趙默成這裡,一切都變了,郡守大人說:&ldo;應該訂立新的法令,凡是廢井一律免除課稅,並準許開鑿新井。從開新井那天算起,三年內免稅,三年後才開始徵收。那麼人民的困苦就可得到紓解,利益也跟著產生。如果課稅太重,一時不能完全除去,應加以調查,另編一名冊,一旦有優惠政策下來先考慮給他們免稅,或延緩徵收,或繳納半數。慢慢地再調查新生的田地,再漸漸補扣。這樣幾年下來,就差不多可以辦妥了吧?&rdo;
曲盛一腦袋糨糊地接下了這份苦差,油水沒撈著,倒接了一個登記造冊的麻煩活兒。
這可不是趙默成一時心血來cháo胡亂下的決定,而是他詳細查明瞭民眾為何對於新井的開挖如此高興之後,思前想後才頒布的。
而且郡守大人一不做二不休,除了開新井三年免稅之外,還增加了獻三馬駒免一軍役的條目,自此,高山馬匹資源豐富,家家養馬,再無馬貴難求的局面出現。
由於天旱,茗華發現院子裡的花糙日漸枯萎,只有牆根的一種結小紅果的樹依然精神抖擻,便叫來趙有才讓坡南不適宜耕田的地種小紅果樹試試,既省地又抗旱。
趙默成見高山馬少牛多,建議牛耕以助人力,可是雲府山地較多,並不利於此時的三人犁進行耕作。
所以最近趙默成和茗華的共同語言和共同愛好出奇地達成了一致‐‐改造犁。
兩人每日就是湊在一起研究如何將三人犁改良成二人犁,最好能適應有一定坡度的梯田。
小院裡沒了印染布匹,沒了彩篋竹籃,只有木頭飄香和半院泥土,和充作老牛的紅雲一匹。
趙默成發現茗華在研究農具改造上,沒有絲毫不耐,反而始終興致勃勃,而且大多時間比自己還願意上手刨制。
極少見她拿針握筆,怎麼這木工活兒看著倒順手的多,每當趙默成感嘆時,茗華都在心裡默默唸叨:我上輩子可是碩士畢業的制模工程師,模型製作是必修課,製作個把機關都是小意思,這點兒小改造當然不在話下,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喜歡,哪會枯燥。
崔嚴每次來拜訪都見兩人赤腳站在院裡,弄個牛犁拖來拖去,臉上卻洋溢著笑。
就站在一旁對茗華喊:&ldo;五色坊沒有新樣子了,現在連渭邑的大戶都派人來訂貨了,你再這麼消極怠工,年底扣你的工錢。&rdo;
茗華每次都答應馬上設計新樣子,絕不耽擱。
看到茗華晴轉多雲,崔嚴正要滿意離去,趙默成在身後叫住他說:&ldo;近日府庫沒錢,我想再加一條不許釀私酒的法令,對於違反之人課以重罰。&rdo;
崔嚴馬上告辭,說回去整治。
趙默成滿意地目送他離去,拍拍手叫過茗華繼續抬犁去了。
不幾日,有一婦人控告婆婆私自釀酒,趙默成詰問她:&ldo;你侍奉婆婆孝順嗎?&rdo;
那婦人說:&ldo;孝順。&rdo;
趙默成說:&ldo;既然孝順,就代替你婆婆受罰吧。&rdo;
然後按照私釀的法令來責打她。
此後,雲府乃至高山的孝媳越來越多,蔚然成風。
轉眼雨季到了,趙默成日夜巡堤,再無多餘精力陪茗華改進牛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