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第2/2 頁)
允許經陸路運到香山,朝廷派官
1 《清初莆變小乘》。
2 範承謨《條陳閩省利害疏》,見《皇朝經世文編》卷八十四。
3 《禁止派擾復業》,見《閩頌彙編》,《憂畏軒文告》。
4 光緒十九年《新寧縣誌》卷十四《事紀略》下引王來任遺疏全文。
1 《清史稿》卷二四四,王命嶽傳。
2 查繼佐《魯春秋》。
3 葉夢珠《閱世編》卷一《田產二》。
4 《明季北略》卷五《浙江巡撫張延登請申海禁》條。
1 《粵閩巡視紀略》。
員董其事。可見,在遷海政策的直接影響下,從康熙元年到二十年,我國大
陸的海上對外貿易中斷了二十年。清初慕天顏(曾在福建任知府,後任江寧
巡撫、漕運總督等職)說:&ldo;本朝順治六、七年間,海禁未設,見市井貿易
多以外國銀錢,各省流行,所在多有。自一禁海之後,絕跡不見,是塞財源
之明驗也。&rdo;2復界之後,禁海政策仍然延續了下來,至多不過是在一段時間
裡放寬一點出海的限制。這種作繭自縛式的閉關政策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社會
的發展。
遷海政策加重了我國社會的閉塞性,人民的活動領域和地區都受到限
制。以海南島為例,清代在這裡設瓊州府,下轄三州十縣。由於島的內陸五
指山區是黎族同胞居住的地方,&ldo;州縣反環其外,惟定安居中,餘皆濱海,
勢不可遷&rdo;。但是,清政府仍然在全島&ldo;邊周環立界二千七百里,惟海口所
津渡往來如故,自餘魚鹽小徑俱禁斷不行&rdo;3。可以想像,在這種禁令下海南
人民的活動範圍是多麼狹窄,給他們帶來的困苦又是多麼嚴重了。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