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頁(第2/2 頁)
,哪裡還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啊。
杜魯門就是在這樣的複雜情感中接手了羅斯福留下的美國攤子。
和杜魯門有著同樣心思和也包括英國、蘇聯等國家,在經歷同這幾年痛苦的戰爭後,這些國家現在都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卻還必須為了對抗德國,苦苦支撐著。
同樣,德國現在日子也並不好過,甚至可以說是同樣面臨著崩潰的邊緣,在東線,蘇聯人雖然失去了大的銳氣,卻從各方面給自己帶來麻煩。讓自己的部隊難以抽身。
在西線義大利和諾曼第兩個戰場中,對德國來說,同樣是如同絞肉機一般,每天都要有著大量計程車兵和物資向裡面填補。這樣的局面,也讓許多原本堅定地支援希特勒的德國人轉而對希特勒出現了不滿。
一九四五年七月份,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和尋波後世不同的是,原本發生在一九四四年七月的一次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被推遲到了一九四五年七月份,而這一次行動的效果,卻是迥然不同。
施陶芬伯格,一九零七年出生在德國一個貴族家庭,他父親是德國皇家軍隊的將軍,他從小生活環境優越,中小學上的是貴族學校。
希特勒上臺前他畢業於德國軍事學院,不久就加入了國防軍。
早期的施陶芬伯格是一名納粹的崇拜者,他十分讚賞希特勒關於純淨德意志民族的說法,以能為希特勒作戰為榮。
甚至在結婚時他也一身戎裝,他說,軍人在任何時候都是軍人,婚禮也不例外。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