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機甲時代(第2/4 頁)
人類中只有區區3.5%的人擁有成功連線神經介面的正確基因。這些被選中的精英,從十歲生日開始進行基因相容性測試,享受著剩下96.5%註定無法進入駕駛艙的人們的羨慕和崇拜。
並非所有的3.5%的人都會成為真正的機甲駕駛員,但即使是來自最偏遠星球的最貧窮貴族也要接受訓練。一旦他們掌握了基本的駕駛技能,就會被列入預備役。以防萬一。
張志豪堅信自己屬於駕駛艙,他的父親是一名機甲駕駛員,祖父也是如此,他可以數出至少九位直接祖先,他們都曾在光輝共和國赫赫有名的機甲軍團中光榮服役,他的大多數阿姨、叔叔以及張家的其他成員都有著長期駕駛機甲的歷史。
“爸爸,當一名駕駛員是什麼感覺?”
“很危險,但也是我唯一感覺自己活著的時候。”
在他十歲生日那天,張志豪的生活發生了劇變。共和國的醫生宣佈結果後,他的整個世界彷彿崩塌了。他的基因標記使他成為那96.5%的普通人中的一員,換句話說,他是一個平民,一個普通人。無論用什麼流行詞彙形容,張志豪註定這輩子無法進入駕駛艙。
“擁有不同的基因沒什麼可恥的。”醫生安慰年輕的張志豪,他已經摧毀了無數孩子的夢想,再多一個也難不倒他。
“人無完人,剩餘的96.5%的人過得也不錯,發掘你自己的潛能吧,並非所有人都註定要跟隨父親的腳步。”
他的父親張頌文半心半意地拍了拍小志豪的背,遞給他一個冰淇淋。除了這個,他還能做什麼呢?頻繁的服役任務讓他無法陪伴張志豪走出沮喪。
因此,張志豪從一個熱衷於機甲夢想的早熟男孩變成了沉迷於遊戲和派對的抑鬱少年。母親去世,父親因頻繁服役而缺席,無人約束張志豪。高中畢業後,他的成績平平無奇。
“現在怎麼辦?”
當考慮未來時,張志豪終於振作起來。他不能就這樣虛度一生。
“我不是飛行員,也不會成為飛行員,我唯一真正瞭解的就是機甲。如果命中註定我不能駕駛機甲,那我可以做其他事情。我還是張家的一員,機甲已經融入我的血液。”
張志豪降低了自己的目標,既然不能駕駛機甲,那就去做製造它們的人。
在機甲時代裡,機甲設計師主導著機甲的發展,他們與機甲駕駛員同樣重要,設計出創新的機甲模型並將之變為現實,其中一些設計師的名氣堪比那些駕駛機甲完成驚人壯舉的王牌駕駛員。
一些最享有聲望的設計者為大型軍火製造商工作,他們可以輕鬆地提出一款新的設計概念,其產品能賣出百萬臺。
這些是明星設計師,是能夠讓cEo和國家首腦爭相邀約的超級巨星。他們的任何一個隨意舉動都可能影響到所在公司股價,因為他們影響力實在太大。許多較大的人類國家依賴他們的獨家設計來在涉及機甲的衝突中取得優勢。
接下來是一群中產階級設計師,他們是具備至少一套完整機甲設計的企業家。這些經驗豐富的工程師精通構成機甲的所有方面,能夠將一堆隨機部件組合成滿足大多數常規需求的獨特設計。有些設計師專注於以最經濟的成本大量生產機甲,而另一些設計師可能會花費畢生精力去精雕細琢單個型號。
剩下的就是底層設計師,大約九成的設計師屬於這一類。其中包括剛畢業的新手、創業失敗者以及知識過時的老兵。他們除了抄襲或明目張膽地仿造成功機型之外,幾乎設計不出別的東西。大多數這類設計師只能作為默默無聞的齒輪,在幕後維修或維護別人的機甲。
幸運兒則透過個性化定製的方式繼續參與到機甲設計中。他們會對現有機甲進行細微改動,或是獲得舊有成熟設計的許可並加入自己的獨特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