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漢武盛世——推恩之策與匈奴鏖戰(第2/4 頁)
對抗中央的可能性。
推恩令的成功推行,為漢武帝集中力量對抗匈奴創造了有利條件。強大的中央集權使得國家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用於軍事和國防建設,為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的大規模戰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推恩令的影響深遠而持久,它成為了中國古代政治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見證了中央集權制度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一策略所蘊含的智慧和策略仍然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思考。
而且,當時直屬中央的郡佔全國國土面積的大部分,這些郡穿插在諸侯國土之間,使諸侯國不能連成片,並且郡縣總是佔據或扼守著有利地形,諸侯國在地形地勢上處於不利局面,難以形成氣候。
“推恩令”以溫和、漸進的方式削弱了諸侯王的勢力,避免了激起諸侯王的武裝反抗,是中國古代政治智慧的體現,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和策略產生了深遠影響。
主父偃作為推恩令的提出者,起初因功受到漢武帝的重用。然而,他後來因自身行為不檢點,肆意受賄,最終被漢武帝治罪處死。
漢朝的局勢逐漸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轉眼 6 年過去。中央集權得到了進一步鞏固,而在抵禦外敵的戰場上,一位少年英雄嶄露頭角,他就是霍去病。
霍去病:衛青的外甥,少年英雄,用兵靈活,善於長途奔襲、快速突襲和大迂迴、大穿插作戰。曾率領八百騎兵深入大漠,兩次功冠全軍,被封為冠軍侯。
公元前 121 年,在西漢的歷史長河中,是一個閃耀著赫赫戰功的年份。這一年,年輕的霍去病兩次揮師河西,以雷霆萬鈞之勢大敗匈奴,書寫了一段震撼人心的軍事傳奇。
當時的西漢,經過漢武帝多年的勵精圖治,國力逐漸強盛,具備了與匈奴一較高下的實力。然而,匈奴長期以來的侵擾,依舊給邊境百姓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嚴重威脅著國家的安全和穩定。
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漢武帝決心採取更為主動的軍事策略,打擊匈奴的勢力。霍去病,這位少年將軍,憑藉著非凡的軍事天賦和無畏的勇氣,肩負起了這一重任。
第一次河西之戰,霍去病率領一萬騎兵從隴西出發。他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充分發揮了騎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採取了長途奔襲、快速突襲的戰術。
他率軍越過烏鞘嶺,迅速進擊,短短六天時間,轉戰千餘里,如一把利劍直插匈奴腹地。在皋蘭山與匈奴主力遭遇,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霍去病毫無懼色,冷靜指揮。
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騎兵的優勢,衝鋒陷陣,身先士卒,奮勇殺敵,最終殲敵近九千人,包括匈奴的折蘭王、盧侯王等高階將領,給匈奴以沉重打擊。
此次戰役中,霍去病得到了漢武帝的堅定支援。漢武帝為他配備了精銳的騎兵部隊,並充分信任他的作戰指揮。同時,後方的後勤保障也為霍去病的軍隊提供了有力的支援,確保了軍隊的物資供應和戰鬥力。
第一次河西之戰的勝利,不僅打擊了匈奴的囂張氣焰,也讓霍去病聲名遠揚。但他並沒有滿足於已有的成績,很快便迎來了第二次河西之戰。
第二次河西之戰,霍去病與公孫敖分兵兩路進軍。然而,公孫敖在進軍途中迷失了方向,未能按照預定計劃與霍去病會師。
在這種極為不利的情況下,霍去病果斷決定獨自率軍深入。他再次展現出驚人的膽略和智慧,率軍跨越居延海,穿過小月氏,直搗祁連山。
在這次戰役中,霍去病遭遇了匈奴的頑強抵抗,戰鬥過程異常曲折激烈。匈奴拼死抵抗,但霍去病指揮若定,將士們浴血奮戰,最終殲敵三萬餘人,俘虜匈奴王五名以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一百二十多人。
霍去病的這兩次河西之戰,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