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平定嶺南(第2/3 頁)
融合。他們與當地人民共同生活和勞動,加速了嶺南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交流。一方面,移民們將中原的農業技術引入嶺南,提高了當地的農業生產水平;另一方面,他們也促進了不同地區之間的商業往來和貿易發展。
秦朝對連線嶺南與中原的道路進行了整修和建設。其中,橫浦關在今廣東南雄西北大庾嶺,陽山關位於今廣東陽山西北騎田嶺,湟溪關在今廣東英德西南連江與北江匯合處。
這三關是從內地進入嶺南道路上的咽喉險要,秦朝對這些便道進行整修並設定了關隘,秦漢時稱之為“新道”。便利的交通有助於加強嶺南與中原地區的聯絡,促進人員、物資和資訊的流通。
經濟上,秦朝在嶺南積極推動農業發展。他們鼓勵移民和當地居民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
同時,引進了一些新的農作物品種,豐富了嶺南的農業種植結構。此外,秦朝還注重嶺南地區的水利工程建設,以改善灌溉條件,提高農業產量。
為了促進商業貿易的發展,秦朝建立了相關的市場和貿易制度。
嶺南地區的特產,如礬石、銅礦、錫礦等礦產資源,以及荔枝、榴蓮、羅漢果等特產,得以與中原地區進行更廣泛的交流和貿易,推動了地區經濟的繁榮。
秦朝推行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同化政策。透過傳播中原文化,如語言、文字、禮儀等,促進了嶺南地區與中原文化的融合,增強了當地居民對中央政權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秦始皇採取的這些措施,使得秦朝在嶺南地區的統治逐漸穩固,促進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這些舉措為後來嶺南地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始皇在平定嶺南之後,身心俱疲卻依舊心懷壯志。然而,歲月無情,生命有限,這位一統天下的雄主開始將目光投向了那虛幻的長生之境。
曾經在戰場上金戈鐵馬、縱橫捭闔的他,如今渴望掙脫時間的束縛,追求永恆的生命,以繼續守護他辛苦締造的龐大帝國。
秦始皇大約從四十歲左右開始追求長生不老。 他統一六國,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帝國,極度渴望永遠掌控這龐大的權力和疆土,延續自己的統治。
另一方面,長期的征戰和繁重的政務工作的確對他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消耗,使得他擔憂生命的短暫會影響其統治的延續和宏偉事業的完成。
此外,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對於長生不老的傳說和追求也較為普遍,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秦始皇的觀念。
他開始追求不老的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認為功績超過了以往的所有君主,開始渴望能夠長久地統治天下。這種對永生的追求可能源於他對權力的極度渴望和對死亡的恐懼。
為了尋找長生不老之法,秦始皇採取了一系列行動。他派遣了許多方士出海尋找仙山和仙草。這些方士聲稱海外有蓬萊、方丈、瀛洲等仙山,山上有長生不老的仙草。秦始皇對此深信不疑,給予了他們大量的資源和支援。
其中最著名的方士當屬徐福。徐福,字君房,齊地琅琊(今江蘇贛榆)人,秦代著名方士。
他博學多才,通曉醫學、天文、航海等知識,且同情百姓,樂於助人,在沿海一帶民眾中名望頗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關門弟子,學辟穀、氣功、修仙,兼通武術。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徐福上書秦始皇,言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有神仙居住,可前往求長生不死之藥。秦始皇遂派他率領童男童女數千人,以及預備的三年糧食、衣履、藥品和耕具等入海求仙。但徐福率眾出海數年,並未找到神山。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東巡找來徐福,徐福詐稱海中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