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招兵買馬(第1/6 頁)
1983年4月6日京城如意食品廠正式掛牌,姬羽特別組織了一個不是很隆重的揭牌儀式,除了姬羽、左玉潔母女,還有食品廠新入廠的10名返城知青。
10名知青男女比例嚴重失調,7女3男,年紀最小的25歲,歲數大的有30歲,只有兩人結婚了,其餘人都還沒戀愛物件,原因無它,一是沒有穩定工作;二是沒有結婚住房,三是家中貧困、無錢無勢無關係。
其實第三條原因也就涵蓋了前兩條。這些知青的情況跟左玉潔相仿,找不到穩定工作,只能出苦力做手工,活苦活累收入低還朝不保夕,其中還有兩個女知青,是左玉潔的中學同學和同一知青點兒的知青,關係密切。
大家對這個新建的食品廠給他們提供的就業機會非常珍惜,當知道廠老闆任命左玉潔為食品廠的廠長,都以為廠老闆是左玉潔的親戚,只是羨慕,沒人疑惑眼紅,這跟韓大媽的刻意失言說漏嘴有直接關係,現在大家都知道老闆是左廠長親姨夫的妹妹的孩子,是至親表弟。
參加如意食品廠揭牌儀式的還有鐵西區分管工業的副區長,如意裡街道辦的領導,五金廠的領導,以及鐵西區信用社的領導,主要領導對如意食品廠為返城知青提供的就業機會做了充分肯定,表示如意食品廠可以享受減免上交利稅的政府扶持政策。揭牌剪綵完畢後,姬羽請大家到飯店吃了頓不錯的席面,如意廠就算是正式開張了。
送走了領導客人,姬羽作為老闆,第一次跟他的員工正面接觸。左玉潔介紹了十名返城知青的姓名,姬羽讓他們分別作了簡單的自我介紹。
三名男知青歲數最大的叫盧明山,現年30歲,已婚,妻子是插隊當地的農村女青年,已經有一個三歲大的男孩兒,現在妻子又懷孕了,帶著兒子還在內蒙老家,他希望食品廠給他妻子也安排一份工作,姬羽當即表態沒問題。
王耀輝,26歲,已有未婚妻,未婚妻也是京城返城知青,不過家在朝陽區,返城一年多了還沒落實工作單位,問姬羽能不能讓他未婚妻來食品廠工作,得到肯定的答覆後,王耀輝高興的差點兒蹦起來。
李衛東,25歲,未婚,插隊時跟人打架左腿略有殘疾,這是他至今沒安置工作的最大障礙,來報到時心裡非常忐忑,恐怕廠領導拒收,姬羽只是讓他走了幾步就把他留下了,一顆心總算放進了肚子裡。
7名女知青,都是出身普通家庭,是返城知青安置工作的困難戶。
左玉潔的兩個女同學兼知青好友,個子高些的叫林思薇,22歲,模樣還算周正,性格開朗,有物件目標,但男方父母不同意,就因為他們的兒子是工廠正式工,放話只要她安置了工作,男方父母就同意他們交往。
個子稍矮的女知青叫程好,20歲,高中畢業後只在河北農村知青點兒呆了不到兩年就返城了,身材嬌小娃娃臉,像是閩浙女孩,性格靦腆,一說話臉就紅,希望工作後廠子裡能提供集體宿舍,她家裡只有兩間房,除了父母還有一個哥哥,很不方便,姬羽答應後,她非常開心。其他幾個女知青就不一一介紹。
姬羽讓盧明山、王耀輝抓緊學會駕駛機動三輪板車,以後就負責鮮蛋採購和麻醬蛋運送。林思薇臨時擔任生產組長,領著其他人加工麻醬蛋。
經過簡短的交流,姬羽發現程好這個小巧玲瓏的女孩,心地善良,三觀很正,而且聰明靈動,善於思考,就讓她暫時擔任辦公室辦事員的工作。
韓大媽找的門衛兼幫廚廖師傅比較厲害,曾在大企業的領導小灶當過廚師,女兒也是返城知青,他提前退休讓女兒頂了班,他老婆跟韓大媽是好姐妹,韓大媽跟她一說,好姐妹大喜,老頭子閒賦在家大半年,都快憋出病來了,成天發脾氣摔東西,能有份工作,甭管工資多少,有事做就好。
加工麻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