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1/2 頁)
1992年12月,河北省前書記因年齡問題到了規定上限,即將退休。就誰當河北省委書記
,當時有三派意見正面交鋒,即將退休的某領導推薦了一位人選;上級欲派一個北京的幹部到河北任職;另一種意見則是由省長轉任書記。當時三種力量角逐,各有各的理兒,相持不下。這時李真再次活動起來,李真同樣用他的北京資源,開始對北京的投資不遺餘力。由於李真在北京的努力,再加上省長有一些政績,結果事件的發展傾向了李真的省政府這一面,省長接任省委書記。上級下派的幹部被安排在省裡任副書記。原省領導到齡退休。
1993年6月李真也從省政府進入了河北省委,成為第一秘,正處級,它處在&ot;一人之下,萬人之上&ot;。即人們所說的&ot;河北省二書記&ot;。實現了他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跨越。
李真當上了省領導的秘書,經常以河北第一秘自居。一位張家口的老幹部認為,李真在張家口時,不過是一個師範剛畢業的學生,從張家口到石家莊後,地位就&ot;跨越式&ot;高升,除了其個人善於&ot;活動&ot;外,就是他跟隨的領導越來越大,領導不斷地為他說話,給李真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政治舞臺。李真很聰明,在省政府擔任秘書時,他就意識到了什麼,決意要學開車,而按照當時的規定是不允許的。從這兒可以看出,李真很有心計,就是想當更大領導的秘書,並借秘書這個特殊的階梯往高升。而領導的秘書能爬得如此之快,權力又是如此之大,李真可以說是空前的,是河北省乃至全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ot;特殊秘書&ot;。人們評價說&ot;李真是可以左右河北權力系統的人了,其地位相當於&ot;二書記&ot;。李真在幹部任免上作用很大,有人誇張地說,&ot;李真真是個人物,他讓誰上臺誰就上臺&ot;。從1989年調入石家莊到1994年12月,在短短5年的時間裡,他的職位頻頻升遷,速度之快,在政界實屬罕見,以致許多不瞭解其背景的人對這個年輕人刮目相看,猜測他的來頭。李真,這個少年得志的河北第一秘在省委、省政府的大院裡,給人們留下了一片神秘的色彩。
李真曾即興作詩一首:來省已五年,有苦也有甜,我像過河卒,只有永向前。
&iddot;龍威發作:地市合併
早在1986年,當時張家口市修市志,追溯並尋找1945年張家口解放時的歷史人物,而那時任張家口市市長的某領導是活著的最重要人物。張家口市派人前往東北請回了時任東北某省委書記的某領導,座談和採訪完某領導以後,由於李父與這位老領導曾經的同事之誼,在歡送楊某去首都機場的轎車中,有當時在張家口市經委工作的一般幹部李真,還有駐張家口某部隊的首長。車出張家口市,經宣化、下花園區進入屬於張家口地區的懷來縣,張家口市管轄市區,張家口地區管各郊縣,一出市界就歸張家口地區各縣管理了。這就是地市並存分治。可天公不作美,在京張公路(110國道)懷來段出現了大堵車,堵車的長龍大約有十公里,這可把他們急壞了,耽誤了乘飛機,機票作廢不說,關鍵是堵車的時間太長,他們耽誤不起時間。聽懷來縣的老鄉說:這幾天該縣土木鄉路段的一座橋因年久失修,被壓塌了,正在搶修,原來的雙向六車道僅剩下一個車道可以通行,每天有數千輛車都從這一個車道上經過。這裡已經堵了一天了,這兩天這兒一袋方便麵賣到十五元,一瓶礦泉水賣到十元,有的司機將水箱裡的冷卻水都喝了。老鄉又說:你們儘早想辦法,不然這一、兩天是出不了懷來縣了。這下李真著急了,正急間,忽然看到一輛警燈閃爍的警車向前方開去,李真說:跟著他或許有救了。正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顯然,李真的精明迅速地給這位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