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的&ldo;北進派&rdo;以及以櫻會為首的一些頗有勢力的愛國團體的喝采。若椒禮次
郎內閣不得不電告關東軍的將領們&ldo;防止魯莽行動&rdo;,並圓滿答覆國際上異
口同聲的強烈抗議。國務卿史汀生認識到,如果日本不遵守它在九國公約中
承擔的義務,整個華盛頓條約系統就會崩潰。他敦促美國率先用實際制裁的
辦法威脅日本,&ldo;如果我們屈從,聽任他們把它們(華盛頓條約系統)視為
一堆廢紙,那將一事無成,和平運動的前景晚會遭到長期無法恢復的打擊。&rdo;
胡佛總統雖然本人就是個老中國通,並且同樣決心&ldo;維護國際生活的基
本道德準則&rdo;,但擔心實行制裁會導致戰爭。總統認為,史汀生提出的禁運
石油和禁止通商的建議,就象是&ldo;用針刺老虎&rdo;。他擔心他的國務卿&ldo;更象
個勇士而不是個外交官&rdo;。由於&ldo;美國從來就不打算使用武力維護各國間的
和平&rdo;,胡佛沒有採取制裁行動,也不願支援英國和法國透過國際聯盟對侵
略者施加壓力,但儘管如此,陸軍部長赫爾利還是爭辯說,日本只懂得武力。
滿洲危機不得不靠九國公約和凱洛格公約來解決,因為它們是&ldo;唯一合乎道
德規範的公約&rdo;。但是,總統還是認識到,美國必須尋找一種辦法來履行它
的條約義務,恰如其分地對日本進行&ldo;道義上的譴責&rdo;。到了十二月,胡佛
和史汀生斷定,擺脫這種兩難困境的出路,是宣佈邀請國聯同美國一起拒絕
承認&ldo;侵略的產物&rdo;。這種立場的弱點不言自明,而胡佛對他的內閣成員們
說:&ldo;不承認不一定會制止侵略,但承認就等於是無保留地認可侵略。&rdo;
一九三二年一月七日,美國帶頭採取了行動‐‐公佈了史汀生的&ldo;不承
認&rdo;照會,宣稱九國公約中的關於尊重中華民國領土完整的條款對各簽字國
均具有約束力,滿洲問題的解決,如不嚴格符合該條款,不得予以承認。這
項照會送交了中國和日本,胡佛認為它將是本世紀意義最重大的外交檔案之
一。英國隨後也發表了一項類似的宣告。(使美國國務院感到大為惱火的是,
英國的宣告隻字未提中國的領土完整,在東京看來,這是倫敦預設日本在滿
洲的特殊權益。)
一月二十八日,美國的這種道義姿態和外交恐嚇受到有力的挑戰‐‐日
本帝國海軍向上海派遣了一支艦隊。史汀生要出動亞洲艦隊,&ldo;以使局勢達
到心理上的穩定&rdo;。但是,如果沒有英國皇家海軍的支援,美國是不可能這
樣炫耀武力的,而英國政府明確表示,它不準備捲入糾紛,因為它在新加坡
的艦隊基地尚不完善。在太平洋艦隊於二月中舉行演習之後,總統甚至決不
同意讓它繼續駐紮在夏威夷,作為嚇唬日本的一根&ldo;大棒&rdo;。二月二十三日,
在國際聯盟正式支援&ldo;不承認主義&rdo;卻只導致日本發動新侵略五天之後,史
汀生作出了反應,發表了給參議員威廉&iddot;博拉的公開信。公開信只不過重申
了美國的立場,暗示太平洋可能重新出現海軍競賽。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