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第2/2 頁)
得很小的時候跟我媽去bj開會,那個年代bj的公車非常擠,不小心就擠到一個阿姨,當時她驚呼了一聲:別碰我的肉~而當時記得很清楚,她手上並沒有提菜市場買的豬肉牛肉雞肉……沒有任何肉類,難道她指的是別碰她自己的肉?可誰會這樣說話呢?我媽幾個南方人討論了許久,都沒討論出結論來。
終於明白為什麼全國人民都學普通話,結果還是語言不通甚至還可以為了一些言語習慣不同而打起來了。雖然大家說的都是普通話,但完全聽不懂嘛~
291【神馬都是浮雲】
前段時間跟同事聊到男女之間有沒有純潔的友誼,她說有啊,結婚以後要多純潔有多純潔。
她把老公稱為“室友”。
她說,尤其是有孩子以後,只有孩子才是親的,老公這種東西,能滾多遠滾多遠。
,!
我笑道,是不是每天都有離婚的衝動?
她說,不,是每天都有sha人的衝動。
確實覺得,很多事情只是沒經歷過,就會覺得自己過不去。比如說面臨高考的時候總覺得自己考不好這輩子就要完,面對愛情的時候覺得非誰不可否則就能去屎之類,,,可是一旦經歷了,過去了,得到或者沒得到想要的結果,回頭看看,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現在反而覺得,除了命最寶貴,別的事情都是浮雲。老了老了。
292【民族氣質】
有一年去彝族聚居區調研,碰到一對新人的婚禮。新人穿著紅色婚紗和西裝坐車到新郎家,可能剛在縣城舉辦了儀式,我們一看怎麼都覺得彆扭,雖然這樣說不太禮貌,但總覺他們服裝不合體有點土氣。
然而到了村裡新郎家,倆人換上彝族盛裝繼續招待客人,頓時覺得新娘美若天仙,新郎仁厚淳樸,氣質馬上就對頭了。
這也是亞洲人穿歐洲高階西裝穿不出樣子的原因吧。民族服裝對應民族長相和身材,這是千百年來實驗改良的結果,這就是民族氣質吧。
293【計生】
這個話題比較感,尤其是在外國人面前說。
在泰國的時候總有人好奇這個問題,然後問問題的人大多都很唏噓,不管得到的回答是正面還是負面。所以很多泰國人還勸我說,要不要嫁到泰國?生100個都沒人管~
確實,在泰國的前幾年接觸的大多是鄉下小學老師、市井商販之類,還有老華人,他們家裡往往都有好幾個孩子,一般是兩三個,四個以上的就比較少了,一般是老華人家裡都有三個以上,人丁興旺。可是後來讀研以後,接觸的基本是大學教授、政府官員、公務員、白領這些社會精英階層,才發現原來很多泰國人也並不是對生孩子很執著的。發現這些社會高收入家庭的孩子連三個的都少,一般是兩個,獨生子女家庭也不在少數。
一次吃飯時,碰到個年輕女醫生,帶著兒子。跟她聊了一會兒,得知她就這一個孩子,而且不準備再要。問她為什麼,也是說城市生活壓力太大,生活費用、教育經費就讓家裡很捉襟見肘了。兒子又調皮,泰國也沒有老人帶小孩的傳統,一個孩子都很難帶,多幾個就沒法工作了。
——情況和現在的我們何其相似!
所以現在說到政策放開就能讓出生率上升,我覺得很難。即便出生率上升,也是在農村,城市的話是不太可能了。這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什麼政策不政策,搞動是沒用的。
:()我把生活過成了段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