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第1/2 頁)
204【小孩的聖誕節】
家中5歲小兒對聖誕節的喜愛程度的確大於春節。
因為第一,聖誕節可以無拘無束亂過,而春節條條框框規矩非常多;第二,聖誕節可以在街上收到商家送的稀奇古怪小玩意兒,而春節只有紅包,小孩對這種不能當玩具還要被父母沒收的東東興趣實在提不起太多;第三,聖誕節那些blgblg的聖誕樹我都跟家中小兒說“想要自己去做啊”,而春節做年夜飯掃屋寫對聯很多儀式都做不了,沒有很實際的參與感,春晚又看不懂(其實看得懂也不是十分想看)。
綜上。
中國的傳統節日往往都是忽略了孩子的,而如今孩子的錢最好賺,我想這也是外國節日無法完全被驅逐的原因之一。因為商機。
205【取暖】
西南山區一帶的冬天十分難過。溫度低溼度大,不管穿多厚,都感覺穿著一塊鐵板,連肋下觸到衣服都是冰冷。晴天尚可逃離陰冷的室內出外曬太陽避寒,一見冬雨那實在是酸爽。
曾經有個ng過來讀書的小夥伴,冬天竟然一下穿了九條褲子,還趴在被窩裡抖抖索索神志不清唸叨著家裡的暖氣。真是給冷慘了。
在沒有空調的年代,當地人發明了各種取暖手段。一種叫“火桶”,其實是用木頭做的一個一米五長、一米寬的四方桶,大約五十到七十厘米高,中間在三四十厘米高處橫著鋪個竹柵欄,下面放火盆,上面坐人,乾爽溫暖。一家人擠在裡面打字牌,上面放個被子,能變成個被爐,舒服得能睡著。
還有一種板凳桶,圓的方的都有,也是下面放炭火盆,上面只能坐一個人。有時候腿冷就把炭火燒旺,結果褲襠烤出洞,後來這種凳子我們戲稱“紅燒屁股肉”。
還有食盒一樣的手爐,我舅他們上學路上人手一個,到我這一代已經不用了。
最常見還是直接燒火盆,那時為了安全,教室裡沒有,但是老師辦公室都會有一個,老師們沒課時候還會就著烤點紅薯之類。一到冬天,不寫作業的學生就多起來,就等著老師一句話:給我去辦公室寫完再回來上課!
然後有吃有喝有火,補作業的生活賽神仙。
206【佛性】
坐月子的時候,天天跟一個天塌下來都不知道的小主兒大眼瞪小眼,真心覺得人類有這段最幸福的日子都不能自知,實在可惜。
餓了就能吃,困了就能睡,高興了就笑,得不到就哭。。。哭了還得不到,也就忘了。
我覺得從某種層面上來說,人類的這個時期無限接近佛性。
207【鄧文迪】
我有一個同事,江蘇人。她長相算是人群中比較普通的那種,不美不醜,從某些角度來看,也勉強算有一些江南女子的韻味。
可是相處下來,發現這個女子十分了不得,頭腦靈活、情商極高。第一,她跟人說話能夠迅速在三句話之內剝繭抽絲,明白對方話中之話以及背後更深層次的目的,因此她能夠在說話人自己都無意識的情況下幫對方找出他想要的東西並指出來,令人醍醐灌頂;第二,她眼力超群,只要有幾個人在一起走路、說話或做事,即便是陌生人,她在幾分鐘內就能觀察出這幾個人的內在關係和每個人的大致性格,並且能夠準確瞭解這些人當中誰說了算,還有其他人對他的態度;第三,她喜歡交際,平時接觸的人比較多,而且能夠從跟每個人的聊天當中迅速提煉出有效資訊還能分門別類記住,就算跟某人沒說過幾句話,她也能從那僅有的幾句話中思考出背後的大量資訊,然後再根據前面說的第一點,有針對性的把這些資訊交換給需要的人;第四,她跟人說話是一邊說一邊察言觀色的,所以能夠在很短時間內掌握對方的興趣點並且迅速找到話題,再用她庫存的資訊迎合對方;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