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5 頁)
五萬是純利潤,分給股東一半,張超還能得到兩萬五千錢。
生意做大了,利潤變少了,但張超還算知足。
這兩萬五千錢是固定的贏利,以後細水長流,天天都有。而且,飲食這塊招牌打出去,口碑做起來後,就等於有了一個很好的平臺,以後能借著這名聲,做更多東西。
一天兩萬五,一月就是七十五萬,一年做好了,那也是九百萬的大買賣啊。
九千貫,近萬貫了。就算這個贏利有些樂觀,但保守點算,一年起碼總有五千貫吧。
雖不如香皂買賣和鹼買賣那麼暴利,可架不住量大啊,這生意天天有的做,而且這個生意,還能讓許多人依靠張家,張家溝的村民,以及那些店鋪的夥計們,這就是影響力。
光有錢不是影響力。
不過張超還是太年輕了些。
他只顧著想自己的利潤,想自己的收益,卻忘記了商人在唐朝只是賤業,在朝廷眼中只是養著的豬,等肥了就可以殺了取肉的。
唐朝確實沒商稅。
但不代表沒其它的收費。
張超在店裡想著這一年九百萬的大買賣,結果市署的市吏來拜訪了。
“聽說三郎今日在市場,我特意就趕來了,還好沒來晚。”市吏一進來就滿臉笑容的向著張超笑。
“若是王大哥有事,直接跟我家鋪裡夥計說聲說好,我親自過去找你就是,哪用你親自登門。”市吏雖只是小吏,可畢竟是西市裡專門管理商家們的,現官不如現管,張超知道這些人的厲害。
有道是閻王好惹,小鬼難纏。
“是有些事情。”
王市吏一臉微笑,看上去和氣可親的。
“夥計,給王大哥弄碗新鮮的豆花,再來盤生煎包,一碗湯。”
王市吏假意推辭了幾下,便笑著坐下享受張家鋪子的新套餐。
吃飽喝足之後,王市吏終於道明來意。
他來有兩件事情,一是朝廷最近發大軍圍剿河北劉黑闥等叛軍,出動了不少兵馬,費了不少錢糧。皇帝體恤百姓,不忍加徵錢糧,因此這個任務最後就落到大唐的商人們頭上了。
東西兩市的所有商家,都加徵一筆戰爭稅。
按商鋪規模大小,應繳多少不一。
張家是餅店,還是一家大店,因此落到張家頭上的錢糧數不少,一百貫錢。
看著市吏遞過來的那張單子,張超臉色有些不太好看。一家餅店而已,才剛開幾天呢,結果頭上就攤到一百貫的戰爭徵稅?
這樣真的好嗎?
“這是發自三省的行文,長安東西兩市的商家都得繳的,沒的商量。”王市吏認真說道。
張超想罵娘,他買這家店才花了三百來貫呢,這才開業幾天,就要繳一百貫的戰爭加稅,這叫什麼沒商稅,這什麼樣的商稅也沒有這麼高啊。
他這店現在都還沒賺到這麼多錢啊。
十一家店全家起來,一個月也不過能賺七百五十貫錢。
朝廷這哪裡剪羊毛,這明明就是殺豬啊。
張超氣的肝疼,太不講道理了,什麼叫皇帝體恤民情,不忍讓百姓加徵,多受負擔?那商人就不是大唐的百姓了?
秦敢也在一邊皺著眉頭,“王市吏,這攤派怎麼這麼高,一百貫?看來我回頭得稟報下翼國公,讓他去問問秦王殿下,這也太不合理了。真要繳一百貫,我們這小店只怕立即就得關張歇業了。”
這下市吏臉色不太好看了。
張超一下子明白過來,看來朝廷雖有向長安商人征戰爭稅,但絕對不會有這麼高,一家店一百貫,那東西兩市有上萬家店,這不得一下子徵上百萬貫錢?
估計這衙門上下沒少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