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第2/4 頁)
或是畢國公竇家,楚國公姜家,這些頗有瓜葛的邀約,他都再不推脫一一前往,每每席間都會和王家兄弟倆碰個正著。彼此既是對各自的目的心照不宣,他們自然依舊談笑風生,言語之間絕不涉科場事。而登門求墨求硯的更多,杜士儀只能以墨工尚在王屋山趕製,石硯仍在雕琢,一應瑣事都已經交託給千寶閣為由推脫,須臾便是大半個月過去了。
這天午後,杜士儀好容易躲了邀約在藏中看書,外頭突然傳來了叩門聲:“杜郎君,東都永豐裡崔宅命人送回書來了。”
“嗯?我這就出來。”
洛陽到長安七八百里,若是快馬加鞭,兩晝夜便可以抵達,但等閒送家書不用這麼著急,多數十天半個月一個來回,杜士儀從前寫信給崔儉玄都是如此。這一次東都送回書,習以為常的他出了藏到了前頭偏室,待認出那個風塵僕僕的人,他頓時只覺心頭咯噔一下。
竟是此前到嵩山送過年禮,自己已經很熟悉的崔儉玄的ru母之子蘇桂!
“怎是你來?”
蘇桂的面sè有些沉重。他強自露出一絲笑容,卻並不回答這個問題,行禮恭賀杜士儀縣試奪魁,這才雙手呈上了一個封泥完好的竹筒。等杜士儀皺眉接過,他便垂手退到一旁默然不語。有些事情身為奴僕的他不好胡亂開口,要說也自有崔儉玄去說。
和自己此前送去那足足用了五張黃麻紙的信相比,崔儉玄的回書毫不遜sè。竹筒用的是竹子根部最粗的那一節,裡頭那一沓厚厚的信箋拿出來,簡直讓人懷疑是寫信還是寫書。然而,當杜士儀一目十行看完第一張紙,他的臉sè就瞬間變得和蘇桂同樣沉重。
趙國公崔諤之在他當初臨行的時候就已經身體不好,但這幾個月下來情況非但不曾有好轉,而且更嚴重了,崔家上下如今因此憂心如焚。尤其是崔儉玄這個當兒子的,平ri天不怕地不怕,這會兒在信上卻流露出了有些彷徨不安的情緒,一連幾張紙上都在絮絮叨叨地敘述著從前那些極其瑣碎的小事,言談間既有對父親的愧疚,也有對少時不努力的後悔,總而言之便是情緒低落。
當這一沓信箋終於看完,杜士儀長長吐出一口氣將其放在手邊,這才看著蘇桂問道:“十一郎命你給我送回書的事,五娘子可知曉?”
蘇桂微微一愣,立時點了點頭:“行前五娘子問過。知曉杜郎君縣試奪魁,五娘子還讓某捎口信,讓杜郎君安心預備京兆府解試,其餘皆不用掛念。”
這麼說,崔五娘應當是知道崔儉玄會在給他的信中一吐心中鬱結憂切,所以才會說其餘皆不用掛念。
想想那位什麼事情都料理周到井井有條的崔家五娘子,儘管杜士儀心中擔憂稍解,但還是讓蘇桂先歇息,然後便拿了信箋回房寫回信。路上撞見得知崔家來信的杜十三娘,他不想讓小丫頭擔心,對其隻字不提崔諤之的事,只道是自己受崔五娘之命,要訓誡崔儉玄好好用功讀書,聽得小丫頭樂不可支,回房之後,他洋洋灑灑便寫了五六張信箋,不外乎是用平ri那般口吻開解了友人一番,待裝入竹筒封了口之後,他立時叫來了蘇桂,請其儘快送回東都。
書信送出,他知道自己眼下也幫不上忙,一時只能打疊jing神繼續應付那些紛至沓來的邀約。
這一ri申時,赴過一場夏ri少有午宴的他頂著ri頭回來,一進崔家那烏頭門,汗溼重衣的他便再顧不上儀態,伸手拉了拉領子,恨不得立時用井水痛痛快快往身上潑兩桶。誰知道正門的門丁卻帶來了一個不那麼美妙的訊息。
楚國公姜皎長子,姜家大郎姜度已經在崔家等他大半個時辰了!
對於姜度此人,杜士儀說不上好感惡感,此刻聽說其竟然有耐xing等上這麼久,他也不好回房先去更衣,先擦過汗便徑直往正堂西邊的廊房去見客。才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