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第2/2 頁)
有關。更有甚者,傳言先帝的死和謝燃也脫不開關係。
嘉元三年,謝燃上書奏請趙潯選妃封后。傳聞新帝震怒,擲奏摺於地,又以不尊天子,傲慢逾禮為由,囚謝侯三日於宮內。
其他小事不計其數。
帝與師不和,滿朝皆知。
嘉元五年冬,謝侯當朝駁斥帝王,帝罰其跪於王寢。
次日,謝燃便死了。
除了這些明晃晃記在史書上的,卻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東西。
那些搖晃的紗帳,明滅的燈火,交纏的呼吸,痛極的刺入,極樂的喘息……
那些湧動的黨爭,針鋒相對的暗流,相權與王權的制衡與衝突。
愛恨不清,真假難明。不擇手段,唯利是圖。
這是廟堂的規則,也理應是他們之間關係的真相和結局。
趙潯不應該這樣,他不應該把這些慾望的宣洩,愛恨難辨的關係當了真。甚至瘋到不顧一切,想強求什麼。
謝燃至死也不知道。
如今,他知道了,卻怎麼也想不通。
趙潯安靜地看了他一會,笑道:“巧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在謝燃死前,原本我也是不知道的,但他死後,我每晚都睡不著,閒來無事胡思亂想,漸漸就想通了。”
“——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無非是三個。我想先告訴你第一個。”他說:“我身於暗室,鄙陋不堪,猶如飛蛾。而有一天——門開了一條縫,有人迎光而來,舉著燭火,讓我不至凍僵。”
趙潯開口前,謝燃以為自己不會懂,或者甚至想不起。
但奇異的是,事實上,雖然趙潯說的那樣語焉不詳,他腦海中卻立刻浮現出一個畫面。
那年的冬日太陽特別好,當時國泰民安,無災無難,依舊很多年沒打過仗了。老人會把竹椅搬到街上,閒閒地曬一天太陽,說:“這是十年來最暖和的冷天啦。”
其實,後來回想起來,在之後十年裡也一樣。
——再也沒有過這麼好的冬日了。
就在這麼一個二十年難得一遇的溫暖天氣,定軍侯家的獨子,16歲便中了會試第一的謝公子,披著件紅色狐皮輕裘,騎著快馬,帶了一幫慣常以他為首,遛貓逗狗的富家子,要往郊外打馬球。
那年,他正是最意氣風發、無憂無慮的時候,會元榜首,足夠風光無限,街頭巷尾都傳遍他“君子如暉”的聲名。
之所以還不是狀元,只因實在少年天才——本朝規定,十七方能殿試面聖。
他年方十六,當朝帝王慶利帝便許明年再行殿試。這在普通人家或許還是個麻煩,但對謝公子卻只是一句口諭的事情。
朝中重臣皆知,年過五旬的陛下最疼愛定軍侯獨子,年節必召其相伴,常贊其才情橫溢,嘆曰:“明燭國子之才,似朕……肖朕。”
常人二十冠而取字,而謝燃僅十五時,慶利帝便贊曰,燃心性成,將堪大任,親自御賜“明燭”之字。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字風雅有了,寄望也有了,較之“燃”這個隱約帶著不祥的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