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建設磨坊(第2/2 頁)
叔,村子裡領救濟的老人家,有多少種了地的?”
這個問題,吳泉都不用調查,也能回答上來。
“二當家,說句難聽的,你這不是廢話嗎?哪有不種地的?只要咱能分地給他,他一定種!也就是新來的張太老夫人,沒想過領地開荒。”
額!
吳羨突然意識到自己問了一個很蠢的問題。
對啊!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土地就是命根子,要是明天就得死了,誰捨得土地?
除了極為稀有的超級懶漢,剩下的絕大多數人即便是把土地空在那裡,他們都覺得是造孽。
吳羨能夠想象,即便是七老八十的孤寡老人,也會每天去地裡忙活,一直忙到天黑才肯回家。
吳羨覺得,有一件事情,必須儘快去做。
“泉叔,是這樣的,我想弄一個磨坊,給村子裡的人磨面,如果是領救濟的老人,可以免費磨面!”
見識過了老人家磨面的辛苦過程,吳羨便有了這個想法。
泉叔對這個想法很是贊同:“那是好事啊!很多老人家的糧食收上來之後,脫殼磨面都很困難。甚至有些直接把沒脫殼的小麥煮了吃!如果能免費給他們磨面,讓他們也吃上精細的糧食,再好不過了。”
“好!這事情你去操持,有什麼需要儘管跟我說!我這邊鼎力支援!”
吳羨拍板,這就做了。
泉叔還真有想法。
“二當家,你有沒有辦法可以向流水作業線那樣提高磨面的效率?畢竟村子裡面孤寡老人太多了,不提升效率的話,就只能建一個大大的磨坊,那工程量就太大了。”
顯然,對於建造磨坊這件事情,泉叔已經暗地裡算計很久。
即便吳羨今天沒有提出來,他也早晚會提出來。
甚至這些天,他還去冶煉廠木工廠鹽場考察過,試著複製一下作業模式。
磨面這種事情,流水作業方式能夠起到的作用不大。
想要提升效率,核心還是要改進磨面的動力。
吳羨腦海裡開始有許多方案。
實現的就是用騾子拉磨。
騾子,村子裡其實就有。
現成的。
但騾子終究還是碳基生物,會累會困!
而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工作的,便是風磨和水磨。
水磨和水磨的效率更高。
如果在莽頭山風勢好的地方建造一個大型風車磨坊,一天就能出兩千斤左右的麵粉。
同樣,根據莽頭山的水文,建造一個大型水輪磨坊,一天也能出兩千斤左右。
按照安民村現在的需求,只需要建一個風車模仿加一個水輪磨坊,就完全夠全村人用的。
吳羨將兩個方案給吳泉說了一下。
吳泉皺眉沉思一陣。
“兩個方案都是好方案,但是這具體要怎麼建造,我們也不知道,不知道二當家能不能給圖紙或者現場指導一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