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2 頁)
英宗被劈頭澆了盆冷水,頓時拉下臉來。
孫太后在簾子內微微點頭:於愛卿所言極是,哀家也是這個意思。重建三殿兩宮,所耗財力甚眾,朝廷得時時為百姓著想,不可奢靡太過了。皇上,你說呢?
英宗見孫太后附和,很是掃興,臉上頗為不滿,又不好發作,吞吞吐吐地:這個……
王振見狀,忙向下面的大臣們使了個眼色。
侍郎丁銘急忙上前:啟稟太后、皇上,臣以為太后之言雖不無道理,卻也太過多慮,當今我大明國富民強,有目共睹,區區一場慶典,以我天下無敵之國力,當是九牛一毛而已。
徐珵也跟著附和:微臣附議。皇上登基以來,建立如此不世功業,天下百姓莫不感恩戴德,滿朝文武更想藉此良機,一來慶賀皇上功德,二來向世人盡展我大明神威,第三嘛,也可將太后垂簾聽政、母儀天下的恩德傳揚四海。
孫太后冷笑:徐大人這話說得好聽啊,可哀家還是覺得不妥。越是太平盛世,越要小心謹慎才好,萬不可盲目自大,自以為是。
英宗卻覺得太后有點羅嗦,臉上更掛不住了。
王振見狀,忙出來為英宗說話:太后警世之言,奴才十分感動,可人心所向,已如烈火燎原,只恐難以遏制!
孫太后:是嗎?王公公此話怎講?
王振突然撲通跪下,眾大臣見狀,像是得到了號令,全都嘩啦一聲跪倒了。惟有于謙直挺挺站著。
孫太后吃了一驚:列位愛卿,你們這是非要哀家……
英宗暗暗得意:太后,你也聽聽滿朝文武的意願嘛。
眾大臣一齊叩頭:請太后明察!
孫太后看看王振,又看看堅跪不起的眾大臣,心知無法挽回,無奈地:好吧,這事就依了皇上。
英宗大喜,剛點了點頭,王振已站起來,面對大臣,威嚴地:皇上有旨,八月中秋,在奉天殿前舉行慶賀大典!
眾大臣跪在地上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英宗神采飛揚地離開龍椅:退朝。
眾大臣剛站起來,一個信使急匆匆奔進來,直至殿前,撲通跪下,神色慌張地:皇上,八百里急報!
英宗吃了一驚,立刻站住了身子。
王振若無其事地:何事如此慌張?快呈上來。
信使將急報呈給王振,王振再恭敬地轉呈給英宗。
英宗坐回到龍椅上,開啟急報,看了一眼,神情一下嚴峻了。
眾大臣都意識到發生了大事,惴惴不安地看著英宗。
英宗略有些慌亂,但聲色俱厲:哼,太平天下,竟然有亂民在浙、皖兩省邊界,聚眾造反,佔山為王,與朝廷為敵,真是膽大包天!
一 盛世憂患(4)
眾大臣聞言都目瞪口呆,于謙的臉色更是憂心如焚。
王振:萬歲爺萬勿憂慮,區區幾個盜賊造反,何足掛齒。
英宗仍然有些不安地:先生,這急報上說,那十萬大山中,為首的號稱&ldo;桃源王&rdo;,手下亂民已達數十萬之眾,豈是區區幾個盜賊而已!
王振卻不動聲色:在奴才眼裡,數十萬之眾就是區區小數,只要官兵一到,皇威所及,何愁蕩平不了這些犯上作亂之徒!
讓王振這一說,英宗很快恢復了鎮定:唔,先生言之有理,那就派官兵前往進剿。
眾大臣:皇上聖明。
英宗看著眾大臣:事關社稷安危,朕決意即刻發兵,你們誰願……
王振大有深意地打量著于謙,似乎計上心來,不等英宗問完,早胸有成竹地:啟稟萬歲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