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度(6)(第1/2 頁)
大軍開拔揚起的塵埃散盡。
趙瓔珞終於收起長劍,也收起自己的心潮起伏,騎著馬又靜靜地回到了行在隊伍之中。
可她全身上下,依然在止不住地激動,只覺得心頭似乎有股火焰,在這冬日午後越燒越烈!
自汴京破城,一直壓抑在心頭的那一股濁氣,彷彿都隨著顧淵那聲“揚旗”被一掃而空!
——是啊!漢家兒郎,千里山河,本就該有這樣流不盡的英雄血!又怎麼會被這南下的異族輕而易舉地打斷脊樑!
“九哥!”
她猛地轉過頭去,望向這位大宋新君,她本意也想請戰,也想帶上一隻兵馬,與這樣的漢家英雄馳騁戰場,同那些女真韃子廝殺在曠野上廝殺。
可這位官家此時似乎還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淚眼婆娑,舉著手與這支北上的孤軍揮手作別。
過了片刻,似乎是注意到自己這位妹妹的目光,他才轉過頭來,以馬鞭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枯黃樹林,對著她緩緩開口:“朕欲盡伐此處樹木……因其擋朕望顧卿之目也……”
這番作態,讓趙瓔珞一時間都不知該如何接話。
還是一直在冷風中凍得受不住的黃潛善聽到這裡,終於沒有了陪這位新君演下去的耐心。
他清了清嗓子,上前提醒道:“官家、官家……顧節度大軍已經北上去了,不論勝負,我們都該早做打算呀……”
這一句話,似乎方才將趙構從某種難以抑制的情緒中喚醒,這位官家猛地在馬背上直起了身子,原本朦朧的淚眼透出精明的光,十里相送的千古聖君氣度也不要了,只是掃視身後的行在文武,發現所有人竟然也都看著他,目光殷切。
“——那我們還等什麼,就此速速南下!這京東兩路,說到底還是離金賊大軍太近,實在算不上安穩。只願這顧淵不會如劉光世一般廢物——他肯花本錢武裝那支隊伍,就算是做樣子,也得拖住金人一兩天吧!”
而他的身側,一旁的汪伯彥卻沉痛地搖了搖頭,奏對道:“官家還是不要報太大希望的好,顧節度手中兵馬不到三千,他當面金兀朮並耶律馬五部,不下三萬,這是十倍之敵……能稍微阻擋些時日,為行在文武爭取下時間,便是刻盡全功了……”
“什麼三萬?軍報不是說一萬麼?”
聽到這裡,一直跟在旁邊的張俊實在忍不住,插嘴問了一句。
他們這些衛戍軍將,說實話雖然是領兵之人,可是元帥府時,這戰和之策便都是官家和那幾位帥臣、知府、學士商議出來,說到底,還是在提防著他們這些武人。故而哪怕是這種時候,他們手中依然拿不到第一手的軍報,也沒有機會在官家御前給出自己判斷。
不過,恐怕就算有機會,他們怕是也會建議官家儘速南撤吧……
聽得他出聲質疑,旁邊的黃潛善冷哼一聲答道:“完顏兀朮確實領的是一萬騎兵從汴京北上過來,往相州去了,看起來像是要為女真大軍開路的意思。可是耶律馬五手中還有兩個契丹、奚人、以及渤海人組成的萬戶……他們如今都歸到了這位大金四太子的麾下……若是一開始我就這麼說,只怕壞了顧節度今日之豪氣!”
說起來,這位黃相公自靖康以來一直擔任著元帥府的副帥,也在相州附近和金軍小戰過幾場,自詡為也算是可以運籌帷幄的知兵人物,今天這讓顧淵北上,陳兵於濟州左近,威脅金軍側背,好拖住金兵的策略便是他這位黃相公想出來的妙計!
至於張俊和楊沂中這樣的武人——他們只會拼命,若是懂得打仗又怎麼能被金軍從山西一路攆到河北路去!
可黃潛善沒想到的是,做出激烈反應的並非張俊他們,反而是那位被他視作花瓶一般的順德帝姬。
“什麼……你們,你們這是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