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僥倖(12)(第1/3 頁)
由於織田家是客場作戰,面對著一南一東兩支解圍的援軍,又不得不分出相當數量的部隊去打援。此消彼長之下,對岡崎城的攻擊力度也沒有前幾日那麼兇猛了。一直到天文十四年(1546)7月11日,織田軍才終於突破了二之丸的城牆,開始在二之丸後的街巷裡展開新一輪的巷戰。
眼看織田軍距離攻克岡崎城的目標越來越近,南線的山田景隆等人再也不坐不住了,幾乎是全線攤開地壓上,在每一寸陣地上和阻擊的織田軍血戰。與此同時,武田軍同樣沿著乙川北岸一路西進,來到了岡崎城東二十里處紮寨。隨著時間的流逝,織田軍的壓力也日益增加。不僅僅是攻防兩端的消耗,空虛的領內同樣讓織田信秀擔心——誰知道齋藤道三在回到領地後,會不會撕毀盟約進攻尾張呢?蝮蛇的承諾可是信不得的。直到現在,織田信秀都沒得到織田信長率軍平安迴歸尾張的訊息,也指望不了他的部隊幫忙補防——天知道他走到哪裡了。
每每想到這些焦心的事情,織田信秀都會用複雜的目光抬頭望著岡崎城圖書館上飄揚的赤鳥馬印——要不是那面馬印的出現鼓舞了全城鬥志,織田軍應該早就攻入本丸了。
“真是煩人的馬印。”織田信秀不鹹不淡地嘆了口氣。
隨後,他轉過身去望向南部的平野,轉換心情的同時,繼續思索著攻城和下一步的策略,但是赤鳥馬印的色彩卻在眼中揮之不去。他眨了眨眼,確認了一下,並不是剛才的畫面還留在眼睛裡,而是岡崎城南部的平原上——確實升起了另一面赤鳥馬印。但是距離太遠,看不清楚有多少人。
城外織田家的武士和士兵們或早或晚地都發現了那面馬印,陸陸續續有傳令兵和家臣們趕往織田信秀身邊,向他請求指示。
“彥右衛門,去看看。”織田信秀點出了瀧川一益的名字,示意他再帶50騎前去偵查。瀧川一益立刻領命離開,織田信秀的馬廻眾也跟著他賓士出營。所有人的目光都隨他們遠去,直至他們的馬蹄塵距離那面赤鳥馬印越來越近——隨後,那面赤鳥馬印居然向著瀧川一益所帶的馬廻衝了過來。
一陣人仰馬翻的騷動和煙塵後,有經驗的武士已經明白了遠處發生了什麼——那是騎兵對沖——簇擁著赤鳥馬印的那隊騎兵剛剛和瀧川一益帶著的馬廻眾衝了一輪。而他們在從馬廻眾陣中衝過後並沒有減速掉頭再衝一次,反而是開足了馬力,徑直朝著織田信秀馬印所在的本陣衝了過來。織田信秀的旗本們匆忙列陣戒備,織田信秀也趕忙又調了幾支圍城部隊出來增援。
約莫小半盞茶的時間後,馬蹄塵便已經來到眼前。織田軍們都有些驚訝,因為人數實在是太少了——一共也就三十餘騎。但當這隊騎士更近了一些後,織田家武士的驚訝之情也更進一步——因為這隊騎士的領頭者——赤鳥馬印下的武士——正是如假包換的今川義元本人,他就這樣策馬大搖大擺地來到了織田軍本陣前一箭之地。
而他身後,跟著的則是今川家最精銳的馬廻和今川義元的貼身侍衛們。從他們刀口和衣甲上的血跡來看,剛才那輪對沖,織田家的馬廻眾怕是損傷不小。
“回來了?這麼快?”織田信秀瞪大了雙眼,周圍的織田家武士們也都是目瞪口呆,“不是說他們坐船回來的嗎?這是從陸上硬闖來的嗎?”
當然,織田信秀不知道,如果按照原定的安排,今川義元在好幾天前就應該回到三河了——這個速度還是因為在伊賀遭遇意外伏擊而遲到了的結果。
但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沒有多餘的時間給織田信秀考慮今川義元是怎麼回來的。他很想抓住機會,立刻派人包抄圍剿今川義元。可是隨著赤鳥馬印在南方的出現,整片戰場上的今川軍、東松平宗家軍和武田軍都興奮起來,不約而同地發動了反攻,讓本來就已經捉襟見肘的織田信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