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第1/2 頁)
姜鐸能大大方方說出自己跟孫輩親近的話,不過他還是有些羞於直接跟兒子表達自己的感情。
他兒子如今才四十幾歲,正是事業的上升期,卻捨得為了他和老婆子出京為官。
可是他也捨不得就這樣自己掐斷了兒子的仕途啊,再說,姜鐸心裡門兒清,如今謝邡上位,以後他兒子的前途大得很!
如今老家的景兒也看夠了,親戚們也都好,他該跟著兒子回京城了。
於是姜家再一次北上,回京。
錢衡日理萬機,卻來碼頭接他們,一見到姜榆就笑道:「我還以為你要一輩子窩在老家,沒想到還捨得回來,你算是出盡了風頭了,這回的新科狀元就是你主考的解元陳憲,你這一回出去值得很,只等著被誇就是了。」
是金子總會發光,姜榆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罷了。
回京這些天,最忙的反倒是寶娘,不為別的,就是燁娘,三年了,肚子卻沒個動靜,這可把寶娘給急壞了,從南邊尋了一堆的藥方子,就等著回京了叫燁娘試試。
還有一個就是煬郎也有十九,縱然還沒參加鄉試,但是好些人家覺得要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紛紛要把這女婿給定下來。
寶娘拿這話逗趣兒子,煬郎一本正經地說自己不成親,寶娘還以為兒子是害羞,只有姜榆心裡一咯噔…
他老覺得兒子說的是真的…
不是他對不成親的人有什麼偏見,而是這個世道不成親不生子,縱然是男子,也要接受許多的流言蜚語的。
並不是隻要自己拿著自己的財產過活就行了,而是等年紀大了,家族裡會強行要求他過繼一個孩子,到時候情況就複雜多了…
他和寶娘終究有一天會比煬郎先走,他並不希望他兒子孤零零地活在這個世上…
說服一個十九歲的孩子不難,但是他這刷了漆的老黃瓜想法並不容易改變…姜煬兩輩子年齡加起來快要趕上姜鐸了,人生前三十幾年他都在忙著學習做實驗,後面二十來年還是在做實驗,如今雖然他表面上十九歲,但是他的心已經十分地滄桑…
十幾歲的女郎對他來說,是孫女輩的人物,他並不感興趣,當然他對五六十的老太太也不感興趣…
他是時空的叛逃者,既然他能在時空裡花二十來年的時間,再次找到姜榆,那麼他的同事也可能找到他,他並不想在這個時空留下任何的後代,這輩子他只想陪著他爹過完這輩子就好了…
煬郎真誠道:「我確實沒有成親的想法,爹也不用擔心我,就算我沒有子孫後代,卻能被百姓所記,晚景不會淒涼的。」
姜榆看著煬郎堅定的眼神,嘆道:「那估計跟你娘還有得日子磨洋工…」
寶娘最近還常常感慨,等煬郎成親以後,就要有自己的小家,到時候就容易和他們不親了…
還總是擔心以後大兒媳婦和她這個婆婆性子不相符之類的,總是她從來沒想過以後她兒子會不成親,她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兒子不成親…
特別是等到煬郎好容易考中了狀元,有更多的人家過來要和他們家結親,但是問煬郎的意思,他一個也不同意。
初時寶娘還覺得兒子眼光高,索性慢慢挑,可是等到燁娘孩子都生了兩個了,她都開始著急張羅二兒子的婚事了,煬郎卻還是毫無波動…
姜煬中了狀元,卻不進翰林院,馬上就進了工部,他對於拜相一點都不感興趣,他只饞工部那幾本別處沒有的書…
姜榆這幾年,則接著到京城附近巡考…
寶娘老是覺得是因為他們夫妻二人接連出門在外,耽誤了大兒子的婚事…
說實在的,她已經是這個時代難得開明的古人,她找兒媳婦的要求也越來越低,到後面她都只要求只要他兒子看對眼,只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