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隱忍,復國,一條狗(第1/2 頁)
筑前國近海,
距離海岸僅幾十步的海面上,緩緩駛停一艘小型樓船。
小型樓船屬於次級指揮船,只有一層艙室。
第二層船艙前的甲板上,擺放著一把座椅。
其上,坐著剛轉乘過來的秦侯爺。
身後,站著一眾將領。
不遠處的海岸上,依然是一片片跪在地上的無數倭國平民。
但此時,所有人跪的並不是海面大乾樓船上的秦侯爺,而是匯聚在沙灘上的兩百多人。
準確的說,是跪向人群中那名面容精緻穿著華麗錦袍的老人。
那是他們的天皇,也是此刻所有倭國平民的精神寄託。
前不久,在天皇率領一群人出現的那一刻,所有人臉上的恐慌瞬間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股濃烈的激動和雀躍,以及極度的安寧。
彷彿有天皇在,一切都會轉危為安,每個人都可以在大乾的屠刀下存活下來。
沙灘前,
老天皇看了眼身旁的太政大臣宮本和夫,又逐一掃視著這段時日一直跟隨在自己身邊的一名名京都大臣和侍衛。
在倭國,除了初代天皇擁有實權外,後面實行的令制國,權利嚴重分化給了各地的藩國大名,導致一代代繼位的天皇淪為了擺設。
但失去了權利,也不是沒有好處。
由於初代天皇時的神話宣傳,讓皇室家族成為了所有國民的精神象徵。
其後,不管倭國如何內亂,各個藩國的大名都很默契的不會傷害皇室成員。
到了他這一代也是一樣,以神權的名義,賦予統一全國的藤原太郎大名為新一任幕府將軍,負責治理倭國。
他這個天皇,則延續以往歷代的傳承,平時出席一些公眾祭祀活動,或者任命一些幕府將軍遞交上來的大臣名單。
除此之外,就如同吉祥物般被供奉著。
但長久以來養尊處優的生活,也致使了他懦弱的秉性。
就像數月前,得知大乾軍隊攻入本土,他便毫不猶豫的逃離京城。
輾轉到了南海道,又被大乾人驅趕來到西海道。
原本在想象中,大乾國的鎮北侯殺了藤原幕府就會怒氣盡消。
要麼,撤軍回國。
要麼,他出面乞降。
兩相比較,他自然希望是前者。
能不出面就不出面,避免發生意外。
但之前看到大乾人射出火箭焚燒沿岸漁船……
如果準備撤軍回國,或者如傳言上說的分配島中倭國人迴歸本土,會燒燬渡海的漁船?
顯然,鎮北侯打算將所有倭國人趕盡殺絕。
這讓他不得不立即派出使臣。
在對方的命令下,也不得不馬上率領一眾大臣親自前來。
不過,或許是知曉自己的命運,也明白鎮北侯可能不會放過自己,此時此刻,這位老天皇沒了以往骨子裡的怯懦,看向眼前官員們的眼神,帶著一抹明顯的決絕。
收回目光,老天皇又轉向另一側的一群倭國人。
和那些大臣侍衛不同,這些全都是十七八歲的少年,有男有女,足有上百人,佔據了這片人群的半數。
望著一張張年輕的面孔,老天皇開口悲憤道:
“你們……都是我國的精英,也是這些天挑選的精英中的精英。”
“緊急選拔你們帶在身邊,是根據宮本大臣的建議,為了預防不測。”
“等會到了大乾國的戰船,見了鎮北侯,我會求他放過島中的百姓。”
“如果他執意滅亡我國,我會退一步,以皇室財寶換取你們的性命,祈求他收留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