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065章 是了,就是他!(第2/2 頁)
笑,說道:“當日我讓楊林知會於你,原本還以為你會推辭一二,不知這是為何?”
“讓公子見笑了。”王玄策說道,“公子出身高門,自然不知我等的無奈,就說今年得陛下賞識的馬周來吧,公子認為我與馬周相比如何?”
馬周?
李承乾有印象,貞觀年間寒門貴子的代表嘛,聞言說道:“馬周有宰輔之才,若是於你的話,知之甚少,尚且不好判斷。”
“與馬周相比,本就是我給自己臉上貼金。”王玄策倒是說的坦然,“但縱使有宰相之才的馬周,不也的得人舉薦麼?在這之前,不也是別人府上的門客麼?”
歷史記載,馬周是受常何舉薦,從此青雲直上。
王玄策的意思其實很簡單,馬周尚且如此,我又何嘗不需要這樣的機會呢?
雖然說前朝就開了科舉,本朝也有科舉,但科舉取士,又豈是那麼簡單。
說到底,這年頭的官員,最多的還是恩蔭入仕,其次便是舉薦,真正科舉出來的真不多。
王玄策說完,李承乾就懂了。
不過對於這個,他還真沒啥好說的。
為了自己的前途,付出一些是必然的。
相反,也只有這樣的人,才適合在這個官場上廝混。
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壓根就不適合額混跡官場。
“對了。”不再提及這個話題,李承乾問道,“我比較好奇,當初你是怎麼幫楊林在崔家的打壓下堅持下來的。
雖然你也是讀書人,但崔家對你這種無根無底的讀書人,怕是不會客氣吧?”
說到這個,王玄策也笑了:“崔家當然不是我可以匹敵的,不過也不需要我匹敵,不是麼?於崔家而言,我不過是跳樑小醜罷了,人家從未拿正眼瞧過。”
李承乾點了點頭,是這麼個理。
王玄策繼續說道:“我當時不過是去拜訪了一下我們的縣令崔大人,問了他一個問題。”
他也想賣賣關子,畢竟想獲得別人的舉薦,就必須表現出相應的能力。
“額,什麼問題?”李承乾很配合地問了一句。
王玄策說道:“我問崔大人,涇陽縣令到底是誰?”
妙啊!
李承乾聞言也忍不住拍手叫好。
崔浩這些年因為崔家大量往涇陽運送糧食的關係,在涇陽城聲望很高。
弄得老百姓都對他感恩戴德的,很是親近。
但崔明遠雖然是涇陽的父母官,但正因為是官,哪怕官聲再好,但和老百姓還是有些距離的。
沒辦法,官和民天生就有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到了這一刻,李承乾百分百肯定,這傢伙就是他知道的那個王玄策。
這是手段,過於熟悉了!
當然,事情具體的過程當然也不是王玄策說的那般簡單。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李承乾真的撿到寶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