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5 頁)
一躬身,說:“呵呵,施主果然是痛快人。老衲當在青蓮寺,為施主盡力看護這條地脈,待青蓮寺重修之日,老衲再專程致謝。”
譚政榮說:“大師客氣了,當下,還望大師不吝賜教。”
圓通大師正色道:“施主正值緊要關頭,地脈被傷,強力出擊恐力不從心,修身養性乃當務之急,待地脈元氣復原,施主可一展宏圖。韜光養晦,避其鋒芒,蓄勢待發,伺機而動,可為當下良策,不知施主以為如何?”
“多謝大師指點!”圓通大師字字句句,幾乎都落在了譚政榮的心坎上,這心裡的半信半疑早已變成了心服口服了。
官場爭鬥,你有背景?你的競爭對手可能有比你更硬的背景;你覺得站在了一條強勢的線上,你的競爭對手可能站在一條更強勢的線上,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當幾方勢力角逐,處於勢均力敵的膠著狀態時,旁門左道等見不得光的邊緣勢力便會趁機而入。
風水學說便是當今官場諸多見不得光的邊緣勢力之一。
當今官場,某些官員對風水學的痴迷和崇拜,已經到了令人歎為觀止的地步。
這種事例,譚政榮見得多了。
原東南省清江市的市委書記聽了風水先生的指點,在清江市通往臨江市的必經之路建了一座“升官橋”,此橋一通,這位市委書記要提拔進省委省政府班子的呼聲日益高漲,對此,私下裡,譚政榮和林亦雄很是眼紅耳熱了一陣子。
可不爭氣的是,這座“升官橋”是一個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此橋一垮,這位市委書記應聲而倒。
原先那位風水先生連連嘆息,本來可以透過“升官橋”順風順水進入省委省政府的,這座橋垮了,這不等於就是自斷前程嗎?唉,也毀了我的一世英名啊!
暮色漸漸降臨,譚政榮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
“為保譚家地脈,只有委屈了譚家幾個小輩兄弟們了。”
譚政榮環顧四周,那一山一嶺,一草一木是何等的熟悉啊。
這裡是譚政榮生長的地方,更是他發跡的地方。
譚政榮想起自己在沙河鄉當書記的那段時光,那年月,雖說很苦很累,可彷彿有一股使不完的勁兒。
要帶領鄉親們“抓革命促生產”, 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譚政榮是嘔心瀝血,廢寢忘食,不辭勞苦,大幹快上。
終於,在他的帶領之下,沙河鄉舊貌換新顏。桃花谷的綠意一到春天便撲面而來,鬱鬱蔥蔥的樹木以盎然的姿態迎接春的到來,不時還有野兔在其中躥來躥去,鳥雀成群結隊在叢林中飛,新泉更是清澈透底,甘甜可口,景色美不勝收。
這一切,當年哥哥跟隨的公社書記升遷當了縣委書記之後,看在眼裡,喜在心頭,在退休之前,把譚政榮提拔到了縣級領導崗位上。
升遷之後,譚政榮忙了,回家的次數少了,桃花谷卻變成了另外一副景象。
山壁被開採,已經露出了森森的嶙峋,樹木不再茂密,鳥兔不見蹤影,新泉已顯渾濁……再這麼下去,過幾年,怕是要慘不忍睹了。
想到這,譚政榮就覺得心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想吐吐不出來,想咽咽不下去,哽得他直想像年輕氣盛的時候那樣,衝著陡峭的山壁吼兩嗓子,才能一吐心中的鬱悶。
走著走著,他的腳步突然在一塊石碑前停住了。
石碑已經有些殘破不堪了,上面的字跡也有些模糊不清,但譚政榮根本不用辨認,也記得石碑上是這麼幾個字:封山造田示範鄉。
譚政榮的腦子裡驀地閃出一組鏡頭,火紅的旗幟,震耳的鞭炮,披紅戴彩的身影,豪情萬丈的誓言。
那時他剛當選副縣長,一場聲勢浩大的封山造田運動在他的親自主持下,轟轟烈烈地開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