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1/2 頁)
誰料貴妃對此事也是極為執拗,吐血前還不忘吩咐,不許將鈴蘭送走!
這樣再一再二的下皇上的臉面,越發惹惱了乾隆。於是這次她醒過來,連奉旨來問候病情的御前太監也沒了。甚至貴妃慣用的林太醫,也在兩天前被皇上責罰免了太醫院的差事,直接被削成了白板。
於是新撥過來的杜太醫和周太醫,對這個差事真是避之不及。貴妃都醒了又暈暈了又醒,兩人也磨磨蹭蹭不肯進來把脈,只推說研究藥方,其實仍舊將從前林太醫的舊方子照樣熬了,命人送進來。
可見貴妃見罪於聖上乃板上釘釘,失寵退出歷史舞臺也近在眼前。
這樣的爛攤子……
高靜姝揉著仍舊鈍鈍發痛的額角。
還不僅僅是失寵的問題,貴妃這柔弱的身子骨和懸在頭上的死期更令她憂慮。
高靜姝拖延症發作,扔下畢業論文摸魚的時候,曾經圍觀過一個掐了足足上千層,各種引經據典的話題樓,其中各種歷史大神引援史料互噴,主題就是:乾隆最愛的女人是誰。
託福於四個小時的吃瓜,她對著名的乾隆後宮算是瞭解以上,精通未滿。
關於高貴妃,高靜姝只記得她於乾隆十年正月病重,封了皇貴妃後兩天就薨逝了,諡號慧賢。乾隆他老人家還用自己並不出色的詩才寫了不少悼亡詩給她。
而現在,已經是乾隆八年冬。
高靜姝掐指一算,不由眼前再次一黑:按照歷史來算,這個身體就還剩下一年多點的壽命了!
她化悲憤為食慾,就著外頭鈴蘭的哭求聲,認真的喝完了一碗粥,還將蒸的恰到好處的鮮嫩魚肉並滋味鹹香的醃篤鮮、葫蘆條,脆黃瓜都用了些。
紫藤和木槿忍不住相視一笑,俱是放下一半的心來。
好了,娘娘肯吃飯就是肯好好治病了。
為著她們放不下的另一半心,兩人哼哈二將似的圍了上來,開始勸說:「娘娘,打老鼠怕傷了玉瓶,您不處置鈴蘭,又不是怕了這個小蹄子,不過是為保您跟皇上的情分。」
木槿也跟騙小孩似的循循善誘:「對啊娘娘,她不過是個宮女,慢說皇上只要她去養心殿服侍,就算皇上真的一朝寵幸了她,也不過是給個官女子。皇上登基八年來,您可是唯一一位貴妃啊。雲泥之別,您何必這樣動氣。」
紫藤倒了口氣,繼續與木槿無縫銜接地勸說:「皇上待娘娘已然有心,當日只說調到養心殿當宮女,要不是娘娘兩次三番跟皇上置氣,將人扣下就是不肯送了去,還將自己折騰病了。也不會到今日下不來臺,鬧得合宮看笑話的地步。」
高靜姝看著兩個門神一樣矗立在自己身前的宮女。
怪不得貴妃本人風花雪月的肚腸,還能在後宮平安活了八年,到底身邊是有拎得清的忠僕在的。
但只靠忠僕,頂多能活命,怎麼能做到多年恩寵不衰的?
高貴妃必是有旁人不能及的長處。
於是高靜姝伸手:「拿一面鏡子來。」
紫藤不知何意,但還是立馬執行,將一面並蒂蓮紋飾的銅鏡小心翼翼的捧來床前。
高靜姝望著鏡子裡的面容發呆片刻,然後怔怔流下兩行清淚。
紫藤和木槿還未及再勸,就聽自家貴妃喃喃道:「太好了,太好了……果然沒有長腦子,運氣就全用在長臉上了。」
第3章 原委
殿中灼灼的燈燭映照下,高靜姝看清了貴妃的臉。
明玉冰肌般的面龐細潤瑩白,秋水氤氳的眼眸略帶穠艷,兼之黛眉櫻唇,睫如鴉羽,整張臉如同明月梨花一般麗色光耀卻又楚楚動人。
看著這張臉,高靜姝腦海中立刻蹦出了一句詩: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