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第1/2 頁)
……
「殿下,龍口吐珠,正是京中,珠入蟾口後動之不休,應是大動,可需警示朝中?」
「不了,藉此地動,本王正可離京。未免洩密,將這儀器毀了。」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不過如此。
作者有話要說:別嫌短,這章關鍵的那段斷斷續續地重寫了兩三遍,寫得我精疲力盡。
唉!
這是修仙黨的勝利。
今天還會有一章。
榜單啊榜單!
第60章 隱於世人
地動之後,得以倖存的各門各戶都忙得腳不沾地,馬不停蹄。
地動面前,不論尊貴卑賤、男女老少,具是平等。富貴人家的府邸裡,庭院建築蓋得比尋常人家結實許多,但這結實也有個限度。這麼大的一場地動,雍京雖非主震處,只是被波及,但京中仍是坍塌了大半的府邸,連雍極宮中都塌了大半的宮殿,甚至連皇帝大朝用的兩儀殿也塌了,以至於朝臣議事的地點竟是臨時從皇城裡開闢出來的小殿。
於是,這許多人家裡都出了噩耗喪事,縱使不要求親去弔唁,但準備一份份的白禮也足夠叫人煩心的了,再加上收拾府邸,清點人手,處理傷亡這些瑣碎事,多少人家的主婦忙得頭暈眼花,這原就足夠人煩的了。又撞上清河公主這麼一位尊貴的主仙逝了,想也知道她的喪事定是要大操大半,動員整個雍京的權貴,只這一樁喪事就能往那些正忙亂的貴婦們頭上再壓一個重擔——準備給公主府的哀禮不說,身份高一點夠得著公主府門檻的人家,還要親往弔唁。
讓令嘉感到慶幸的是,在這成堆的喪事裡,並沒有傅家的,而張家那邊,子弟多仕宦在外,也就一個張氏的堂兄因地動過身。張氏子弟眾多,嫡支旁支加起來足有上百人,令嘉能記下的也就她嫡親的兩個舅舅兩房親眷,其他人於她也就是個落在紙上的名字,生不出多少傷懷之情。
既無親人之傷,她便也有了心思去關注其他事。
而那件其他事很快也有了結果。
地動中失蹤於西華山上的衛王終於被確認了死亡的訊息。
在地動結束的第三日,洛河上竟飄來不少浮屍。原是因為地動中有不少人落進了水中,十分冤枉地去做了一個水下鬼,隨著時間推移,又都浮上水面,這才形成這滿河飄屍的可怕情景。
有大臣諫言,死屍在河中浸泡太久不免會汙染水源,進而引發災疫。於是,政事堂中擬出的賑災事宜裡便有清理水源。
於是,洛河水勢一緩和下來,上津縣縣衙立時聚集了一批水性好的勞役去洛河中打撈屍體。
其中,就有一具身著錦袍的屍體被打撈上來,因叫水泡得太久,這些死屍多是面目全非的,只那衣料是上等的織錦所做,即使是在水中泡了許久,上起手來依舊色澤明亮,軟滑無褶,一看即知價值不菲。
因著潛規則,打撈上來的屍體身上若有值錢的財物,則撈人的勞役分了。於是這衣物便落到了一勞役手上。
只可惜這到底是成衣,賣不出什麼價,這勞役便只能拿來自己用了,好在他家境貧寒,也沒那麼多講究,對這死人穿過的衣物也沒多少嫌棄,只將這衣服洗了洗,便往身上套去。
人靠衣裝,便是貧寒的勞役套上這華服竟也有幾分風光氣派。
只這氣派了還沒幾日,皇城司的人便找上門來了。
官服往這勞役面前一顯,氣勢一放,這勞役便跪倒在地,什麼都交代了出來。
皇城司的人一聽交代臉色都變了。
再尊貴的天潢貴胄在死後被剝去一層華服,也就不過是一具令人嫌棄的臭烘烘的屍體,無法獲得任何優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