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生物晶片(第2/2 頁)
求,它一個點僅有2300個維,需要13w點才能儲存1t左右的資料,不過,這種材質具備相容性,可以透過增加體積,大量堆積點維分子量,一枚硬幣大小的晶片,預計可容納兩百萬點。”江昌勇介紹道。
聞言,李逸滿意地點了點頭,能夠持續20天就已經夠實驗使用了,點維量雖然達不到要求,不過,應用起來也已經夠了。
至於量產民用階段,以後可以再想其它技術手段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就尋找更合適的晶片材料。
圖書館裡與生物晶片相關的書籍不要太多,隨便翻一翻便能找到適合用於做生物晶片的材料。
這種生物材質已經符合生物晶片的實驗使用,以後需要效能更佳的晶片材料,可以再運用其它技術手段解決。
現在的情況是大黑的身體沒辦法等了,必須儘快進行意識轉化實驗,用這種材料製作的晶片如果出現問題,就多做幾個備著,製成隨時能轉移資料的備份機。
至於這種材料製造的晶片,最高運算速度能有多少,李逸沒有問,這方面江昌勇應該不懂,只有將晶片造出來,灌入適配的生物語言,才能進行後續的測試。
這一方面,李逸親自參加實驗,主導新型生物晶片的開發工作。
“誰幫取個樣,現在,我們進行組機操作!”李逸看向江昌勇,詢問道。
“李總,我來吧!這方面我熟,要怎麼操作,您跟我說!”王洪民主動自告奮勇,看著李逸請示。
聞言,眾科研人員紛紛圍了過來,見證歷史這歷史的一刻。
現今主流的生物晶片本質上還是在矽片上做些整合電子電路,然後去測試生物樣品的晶片或者在體檢測生物個體的一些性狀,說是生物晶片其實是掛羊頭,賣狗肉,一點不符合它的名字。
然而,李總主導研發的這枚生物晶片性質就不一樣了,材質應用的是生物材料,直接跳出矽基領域,跟矽片毫無瓜葛。
這種晶片要是能開發出來,對人類的科技文明不亞於一場技術革命。
能成功嗎?
眾科研人員目光飽含期待和殷切,直勾勾地看著在李逸的指引下,技術總監一步步進行實驗操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