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頁(第1/2 頁)
指揮揚手,在樂團鋪墊中,他從容夾琴搭弓,靜靜等待,而後在最恰當的時刻,奏出平滑,深沉又溫柔的一聲嘆息。
旋律像有生命的藤蔓,驀就抓住了聽者的思緒,一起一落,一緩一急,呼吸自然而然合著節奏。
喬鬱綿目不轉睛,雜念一點一點消失殆盡,所有心緒漸漸沉入樂曲中。他莫名從輕快又激昂的樂句中,感受到一絲絲說不清的憂鬱。這就是演奏者的魔法,你不需要學會怎樣專心,他們自然而然就可以讓你心無旁騖。
直至第二樂章開始,這憂鬱才緩緩釋放出來,而後開始肆無忌憚,像被一隻看不到的手捏住心臟,所有人都不敢用力喘息。
這首協奏曲難度很大,可安嘉魚時常說,走上舞臺,你不該讓臺下的觀眾把注意力放在這首曲子的&ldo;難度&rdo;上,只是驚嘆樂手華麗的技巧,而忽略了旋律表達的情感。一個合格的演繹者,應該用樂聲調動起聽者的所有感官。
好比現在,安嘉魚讓他屏息,他便屏息,讓他緊張,他便心跳加速,讓他悲傷,他便熱淚盈眶。
這樣聽起來毫不費力的演繹,背後是常人不能想像的枯燥與艱辛。幾千次,亦或是幾萬次的重複打磨,細到每個音符間的銜接,每一次揉弦的頻率,每一弓不同的角度……
他站在溫暖的燈光下,喬鬱綿卻在他背後看到了百多年前的白雪皚皚,和風雪都不能淹沒的,一雙雙悲傷卻充滿希冀的眼睛。
安嘉魚坐在散場後的音樂廳中,腦袋全然放空。
每每演出結束,這種悵然若失的空虛都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在一兩個小時後,又會恢復如常,再投入到下一次演出,下一首作品的準備中。
這樣的日子對一個演奏家來說,周而復始。
也許有一天他會對此麻木,不再產生這樣強烈的情緒波動,但他希望那一天晚些來,他享受著這樣的高潮與失落。
寒潮來臨的冬夜,哪怕是繁華地段行人也不多。
他背著琴慢吞吞走出音樂廳,手機忽然開始震動,是喬鬱綿發來的視訊通話。
畫面中的人像很模糊,似乎是在燈光不足的室外,周圍被夜色虛化掉,只留下熠熠發光的雙眼,正熱切地看著他。
&ldo;怎麼這麼黑?你在外面?&rdo;安嘉魚問。
&ldo;對。下週要開學了,趁最後幾天時間出來晃一晃。&rdo;畫面裡的人拉下圍巾,忽然笑了,&ldo;今晚的演出怎麼樣?&rdo;
喬鬱綿很少這樣笑,看得安嘉魚周身蕩漾起一股暖流:&ldo;當然是很完美!來,給你看看音樂廳。&rdo;說著他快步跑出十幾米,舉起手機將攝像頭切換到後置。
&ldo;有點冷清。&rdo;喬鬱綿說。
&ldo;今天太冷,人都走光了。&rdo;安嘉魚不服氣,&ldo;剛剛裡面座無虛席!&rdo;
&ldo;是嗎。你看看左邊樓梯上,是不是還有個人坐著。&rdo;喬鬱綿道,&ldo;沒準是你的樂迷在等你。&rdo;
&ldo;啊?&rdo;安嘉魚眯眼望向左手邊的樓梯,真的有個人。
在他的注視下,那人忽然站起身來,拍了拍羽絨服後屁股,拎起揹包朝他走過來。
小提琴家愣了愣,不可置信地低頭看了一眼手機螢幕,大腦瞬間宕機。
喬鬱綿也切換了後置鏡頭,安嘉魚看到站在畫面正中的人,正是自己。
&ldo;……你……&rdo;他伸手狠狠掐了一把大腿,立刻疼得齜牙咧嘴。
是真的,是喬鬱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