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部分(第2/5 頁)
就會出現亂象,政治就會出現危機,統治會出現問題,乃至崩潰。”
在後世,放眼看去,整個世界最亂的地方,總是那些最貧困的國家,哪個國家經濟一旦蕭條、崩潰,國家必定會動亂。
古代也是如此,明未為什麼出現那麼多叛亂?無非也是經濟出問題了,朝廷沒錢,不斷的攤派,物價騰貴,民不聊生,以至反旗四起。
而反旗四起,朝廷就得組織軍隊去鎮壓,這就需要更多的錢,錢從哪裡來,那隻能對老百姓施以更殘酷的剝削,這又迫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叛亂。
叛亂越多越急需鎮壓,越鎮壓叛亂越多,這就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要打破這種惡性迴圈,唯一的辦法是搞好經濟,讓大家都吃得飽,穿得暖,才不會有更多的人去造反。
很少有一個國家非常富裕,百姓生活很富足,而出現從內部崩潰的現象。
總之,政治危機的背後,總是先有經濟危機。而貨幣是一個國家經濟的支柱,只要貨幣出問題,經常將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戶部侍郎許英傑想了想說道:“陛下,波斯人主要是以銀幣作為流通貨幣,而波斯產銀不豐,主要是透過與外部貿易獲得到銀子,支撐國內的貨幣流通,這一點和整個中東地區都比較相似。
波斯人對外貿易的商品主要是棉毛織品、銅器、陶器、地毯等,其中棉毛織品、地毯、銅器是波斯人的三大拳頭產品。
如果我國與波斯建交,我國除了絲綢、瓷器、茶葉這傳統的三大拳頭產品外,現在還增加了靖海省的香料、橡膠,以及棉布、香皂、水泥、鋼材、甚至是電器等大量的工業產品。
所以我們與波斯人的貿易,必定是呈貿易順差狀態,換而言之,波斯人的銀子會大量的流向大秦。
波斯人的棉毛織品、銅器、地毯很受印度人和西方人的歡迎,憑藉這三大拳頭產品,波斯與印度、歐洲各國的貿易基本呈順差狀態。這也是為什麼阿拔斯一世與西方開展貿易之後,國力能夠迅速強大起來的原因所在。
陛下,各位大臣,我國的棉布大部分工序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不用我國刻意去打壓,我國的棉織品也必然會對波斯的同類產品造成巨大的衝擊。
再說波斯人的另一個支柱產品,地毯。我遼東、漠南、漠北、河套、河西、隴右,都出產優質的原料,以前河套地區的党項人的地毯紡織技藝也非常精湛,可惜多以失傳,目前這些地區的紡織技術落後,織不出波斯人那麼精美的地毯來。
但我們只要從波斯引進一些技藝精湛的工匠,在上述地區發展地毯紡織產業,一來,可以拉動上述地區的經濟,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述上區經濟自古就落後,往往是是動亂之源,多一樣產業,當地百姓就多一份收入,這對上述地區的長治久安非常有利。
二來,這個產業一旦發展起來,也自然會對波斯人造成巨大的衝擊。波斯拳頭產品三去其二,剩下一個銅器,也可以對付。
現在漠北已經探出燕然山大銅礦,南華洲也發現了巨大的銅礦,我大秦的鑄造技術本就不比波斯人差,再引進一些波斯技術,進一步提高我大秦的鑄造技藝,要對波斯的銅器形成重大的衝擊也並非不可能。”
*****************
PS:第一更先送上,今天會有兩更,誠求訂閱,求月票!。
(未完待續……)
第1149章 貿易通道
***
“許侍郎,我國本身也很缺銅,雖然在燕然山和南華洲相繼發現了大型銅礦,但由於地處偏遠,開採成本比較高,供應國內需求尚且不足吶。”
“司馬閣老說的是,不過就算讓波斯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