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5 頁)
需要大家一起商討,再問什麼,則只得到李兆麟更加含混的回答。大家當然不滿意,在馮伯雲強烈要求下,召開兩省委臨時聯合會議,李兆麟才不得不透漏了實情。
大家終於明白這些天馬遷安在幹什麼,但對於馬遷安提供的情報是否真實,以及能換回多大的力度支援,還是懵懵懂懂,心裡沒底。
直到有一日,喜氣洋洋的馬遷安從外面回來,告訴了大家一個好訊息,大家的心情才平靜下來。此時時間已經是上次會議1o天后了。
好訊息就是伊萬諾夫即將與抗聯重新商討合作計劃,而且將作出讓步,不再堅持領導權。這一條對這些老抗聯戰士的刺激作用是巨大的,畢竟未經過自己中央批准,就與蘇方的地方政府簽署喪失平等權的協議,是有隱患的,容易被後人詬病,後人是很少考慮到當時艱難的、不得已的情況,他們只認協議內容。
馬遷安如此自信伊萬諾夫會讓步,就是吃準了伊萬諾夫的心理,相比堅持對抗聯的領導權這樣隨時都有可能變化的事,還是儘量挖掘馬遷安手裡的情報這種事合算。而且根據歷史史料記載,邊疆區意欲對抗聯獲得完全控制權,僅僅是地方政府的行為,史大嶺並不支援這樣做。史載,抗聯餘部退入s1後,編成遠東軍第99教導旅,瓦西里大校欲將此旅完全控制,派出蘇軍軍官任主官,周衛中大怒,據理力爭,寫信給史大嶺,史大嶺知道此事後,撤換了瓦西里,並將此旅領導權交還抗聯,使抗聯保持了相對獨立性。
45年,抗聯隨s軍進入東北後,立刻找到東北民主聯軍政委彭震,彙報14年來的工作並歸隊。這也說明了,抗聯沒有被蘇軍控制,即使在人家的土地上寄居了幾年,他們也還是保持了Zg人的尊嚴和獨立。抗聯與遠東區政府和軍隊即鬥爭又合作,當然大趨勢是保持自身獨立性後的合作。
馬遷安手中的東西很多,絕不僅僅就是這點礦藏的問題,整個遠東擁有巨大的資源,他給伊萬諾夫提供的僅僅是冰山一角,但有些資源的勘探是簡單的裝置所不能達到的,比如說石油資源,初步勘探也僅僅能做到評價地質條件,作出盆地評價,區塊評價,圈閉評價,現油氣藏,而如果說信誓旦旦的確認有油,則必須要打井探測,RB人怎麼可能在s1土地上打井而不被現呢?所以他也是過濾著提供情報,不涉及用複雜手段才能探測到的礦藏。況且,這種買賣做得過,用s1人自己的資源換取對抗聯的支援,怎麼算,他都沒覺得吃虧。當然s1人也不會覺得自己在做賠本買賣,畢竟要勘探出一處資源,所要付出巨大的人力物力,還有不能提前利用所喪失的時間機會成本,這些都是可以換算成錢的。
伯力會議召開第二次會議,馬遷安地位上升,經幾位抗聯領導商討後,認為他可以正式出席,可以擁有投票權。
本次會議雙方簽署了新的合作協議,在平等的基礎上明確了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最後透過了《s1遠東邊疆區、遠東軍與Zg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路軍、第三路軍合作提綱》
主要內容有:
1、 抗聯應詳細快的提供RB關東軍之一切軍事情報。
2、 抗聯應提供Zg東北境內滿洲國政府所有軍事政治經濟情報。
3、 s1公民在Zg東北如遇生命財產安全受到無端侵害的情況下,抗聯應予以營救。
4、 如遇關東軍挑釁進攻s1事件,抗聯有義務在敵後起襲擾作戰。
5、 s1遠東邊疆區政府黨委對抗聯給予武器,藥品,服裝支援
6、 s1遠東邊疆區政府及黨委將為抗聯培訓無線電人員,培訓抗聯開車,駕駛坦克,空降等技能。
7、 s1遠東軍定期在Zg東北邊境提供物資辦法(附件1)
8、 抗聯因戰鬥失利退入s境或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