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5 頁)
下海人後撤的方向。因此,高灘背的西北部,是下海人的起點與歸縮點。
少時,我與大家一樣,常常去高灘背,不光從中獲取了許多海鮮,更從中獲取了許多知識和快樂,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一章
我第一次下海才7歲,也是從高灘背的西北部開始起步的。
那次,我在大人的引領下,是坐著小舢舨去高灘背的。我是同行者中年齡最小的一位,因而受到了大人們的特殊保護。我被夾坐在船中央,幾次站起來看稀奇,都被壓了回去。
見面禮——強大的招潮蟹和海蚤子陣容
登上高灘背的西北岸,我就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在塗灘和石堆間,分別竄動著一群群招潮蟹和渾身長滿了細腿的海蚤子,它們黑壓壓的一片,數以萬計,其陣容之強大,其運動速度之快,令人見了渾身一震!
這是高灘背送給我的見面禮,也是它送給所有第一次登上其領地的人的見面禮。憑著這份見面禮,我和所有當地的趕海人一樣,從一開始就深刻地記住了它的尊容。的確,高灘背非同尋常,它充滿了強大的生命力和誘惑力。
這是一次難忘的海上之旅。
我第一次在高灘背上留下了自己的腳印。有趣的是,我發現,我那小小而深深的腳印,大多很快被水所滲淹,一些跳魚竟鑽了進去,將它當作了藏身之處。
兒時最幸福最快樂的一個晚上
海上的作業很多,我選擇了撿咬螄和黃螺(當地人叫“黃頭壘”)。嚴格地說,撿咬螄和黃螺不能算是作業,它太簡單、太容易了。咬螄很多,密密麻麻的,它們在塗灘上緩慢地移動身子,身後留下了長長的劃痕,你要撿它們,伸伸手就可以了。黃螺則吸附在石頭上,往往鋪陳成一片,它們外形像香螺,通體黃色,但個子很小,最粗的也不過小指甲般大小,它們有個特點,除非剛下過雨,否則,都隱藏在石頭底下,你要撿它們,只要翻開石頭,將它們從石頭上拉下來就是了。誠然,高灘背是一片塗灘,應該是沒有石頭的,但它的北岸是一座山(當地人稱之為“寨山”),山腳散落著許多碎石堆,而海上潮水稍有下退,這些碎石堆就率先露了出來,因此,孩子們到高灘背趕海,總是未等潮水大退,就在岸邊翻弄石頭,撿起黃螺來了。
黃螺和咬螄的肉很鮮美,但當地人一般不下飯,只是將它們作為休閒時分的一種零食來品嚐,所以,撿黃螺和咬螄,那就成了孩子們的專利。孩子們很看重這項活動,往往將它視為向家長請功和向其他大人炫耀成果的機會,每次趕海,大家總是撿得很認真,有的不小心,腳板或手指讓石頭給劃破了,直流血,也不吭不哼。
俗話說:“上山一鉗(柴),下山一碟(鮮)。”儘管我第一次趕海才7歲,什麼都不懂,什麼都感到陌生,但憑著高灘背的豐厚饋贈,最終我卻滿載而歸,撿了大半籃子的黃螺和咬螄。
當晚,我讓我媽煮了黃螺和咬螄,然後用火鉗鉸去咬螄的屁股,躺在家門口的竹椅上,一邊誇張地吱吱吱地吸食咬螄,一邊用繡花針挑吃黃螺,覺得世界上沒有別的什麼東西比這味道更好了。我媽還吆來鄰居,大家圍坐一塊,共同品嚐起我的成果,並讓我細細介紹趕海的經過,以此分享我的快樂。我忽然覺得自己是個英雄,體面得不得了,說話口氣顯得很大,引起了大家的陣陣鬨笑。
這是我兒時最幸福最快樂的一個晚上。當然,這幸福這快樂是高灘背賜給我的。
所以,我同所有的過來人一樣,從小就深深地愛上了高灘背。
第二章
高灘背確確實實是值得愛的,它太神奇了,太美妙了,太吸引人了。
高灘背盛產貝類、蟹類、魚蝦類及藻類,產品達50多種,是名副其實的海上聚寶盆。只要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