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第一個核反應堆(第1/2 頁)
“王博士,我打算先把核反應堆弄起來,你看如何?” 唐錦的問話總算將王嘉琛博士的注意力轉回了本職工作,這個時候他終於想起來自己主動要求先一步下來是要做什麼的了。 “啊,對對,應該先把核反應堆建起來。” 說著話王嘉琛博士就抬腿朝著海邊方向走了過去。 王嘉琛博士的計劃是從海水中提取氫的同位素氘,利用氘作為核反應堆的燃料。氘聚變最麻煩的地方就是在聚變時會產生中子,中子會和反應堆的牆壁發生核反應,使牆壁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就必須更換,不過這些年來材料學的進步早就已經可以解決這個麻煩了。 況且按照資料顯示,AJ-1031行星上的海水中氘的含量是十萬分之一,儲量巨大,初步預估,海水中氘的儲量超過100萬億噸。 這麼豐富的儲量,如果只是他們這些人來使用,到死也是用不完的。 與此同時,另一撥科學家們在大秦號上正在進行廣域掃描,人造太陽計劃對於核燃料的需求無疑是巨大的,科學家們想在M星系中尋找一顆氣態行星從上面提取氫用來作為人造太陽的核燃料。 尤其是這種氣態行星的表面一般都會存在海量的液態氫,以目前的材料和科技水平完全可以直接提取這些液態氫。 只有這種大規模的核燃料補給才能滿足人造太陽計劃對於核燃料的需求。 M星系是太陽系的三倍大,廣域掃描的結果顯示整個星系裡有十幾顆氣態行星。 這十幾顆氣態行星中除了一兩顆的主要成分是水,甲烷和氨以外,其他的都能滿足人造太陽計劃的需求,這無疑在另一個方面驗證了人造太陽計劃的可行性。 找到了核燃料的具體開採位置,剩下的就是需要特種的開採飛船了。飛船的建設不同於房屋建設可以預先製造通用模組,尤其是這種將來要儲存液態氫的特種飛船,每一個零部的精度都需要達到0.01奈米級才行。 這麼高精度的零件不管是大秦號,還是復興號上面都沒有能加工出來的裝置,同時外太空的無重力環境下也不適合進行高精度的零件加工。 所有人的目光又投向了AJ-1031行星,只有地面營地造好了之後,才能建造裝置生產零件。 海邊,王嘉琛博士一件架設好一套完整的微型核反應堆,這套微型核反應堆是為了在正式的反應堆在聚變反應開始前給各個部件,尤其是力場生成器供能的。只要正式的反應堆成功開始聚變反應,他這套微型反應堆就可以撤走了。 “易雪,先建一個核反應堆沒問題吧?” 在王嘉琛除錯他的微型反應堆的時間,唐錦問易雪,按照基建機器人的速度,一個核反應堆的建造應該用不了多少時間的。 “沒問題,看我的吧。” 易雪信心十足地回答,這是她的第一個任務,她一定要好好完成。 核反應堆的設計模型早就被她從星網不知道是誰的資料庫中複製了過來,易雪雖然才剛剛啟用或者說是出生,她的身為光腦的運算能力一點沒打折扣,星網上各式各樣的設計模型,她只需要經過零點一秒的運算就可以從中找到最優方案。 49個基建機器人被易雪分成了兩組,一組利用已經在太空裡造好的通用建築模組快速搭建核反應堆的主體框架,另一組則開始從運輸飛船中取出各式各樣的原材料現場加工核反應堆所需要的特殊部件。 在有易雪提供的詳細模型的前提下,基建機器人建造的速度很快,僅僅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一個可以從海水中提取氘,並將氘進行聚變反應的一體式核反應堆主體就已經完工了,現在基建機器人正在易雪的指揮下安裝反應堆的自動控制系統以及外部建築的封頂和裝飾,總要有個牌匾之類的東西,不然以後別人都不知道這地方是幹嘛的就不好了。 王嘉琛博士的微型反應堆現在也除錯好了,隨時可以啟動,兩個臨時電纜也接入了新鮮出爐的核反應堆上,隨時可以為核反應堆的啟動提供最初的能量。 一小杯海水被王嘉琛博士灌進了氘元素分離裝置,微型核電站自帶的電池開始給分離裝置供電,被分離出來氘元素在力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