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第1/3 頁)
在好萊塢,女演員桃&iddot;拉摩把她演《叢林艷史》時所穿的紗籠捐給了洛杉磯歷史科學藝術博物館。這個設在洛杉磯的博物館,只好接受,小報作家盧韋拉&iddot;帕森和赫達&iddot;霍珀還對拉摩的慷慨行為表示讚揚。但是在市內另一個地方,剛去世的作家斯科特&iddot;菲茨傑拉德的遺體卻停放在一家簡陋的殯儀館裡,多蘿西&iddot;帕克【多蘿西&iddot;帕克(1893~1967年)美國女詩人,短篇小說家,記者。‐‐譯者】在他的跟前站了好一會,悄然嘆道:&ldo;可憐的小混蛋啊!&rdo;這年是名作家相繼謝世的一年,菲茨傑拉德、詹姆斯&iddot;喬伊斯、舍伍德&iddot;安德森、維吉尼亞&iddot;伍爾芙【維吉尼亞&iddot;伍爾芙(1882~1941年),英國女小說家。‐‐譯者】四人的死訊在半年之內先後傳來。
1941年,發行歷史長達110年的《波士頓實錄晚報》停刊了。這是個不吉之兆:此後便有好些美國報紙陸續停刊,雖然過程很長很慢,卻在逐日增多。過了20年,停刊的日報竟佔總數1/4。由於《實錄晚報》的編輯都是哈佛大學校友,哈佛對該報停刊特別表示惋惜。這是因為當時哈佛同所有處在變革時期的大學一樣,新思潮奔騰澎湃,特別需要直言不諱的報紙。1941年,w&iddot;h&iddot;奧登【w&iddot;h&iddot;奧登(1907~1975年),是由英國移居美國的詩人。30年代是英國左翼作家的領袖,後於1946年成為美國公民。‐‐譯者】出版了詩集《不安心的時代》,威廉&iddot;巴雷特【威廉&iddot;巴雷特(1900~?),作家兼翻譯家。‐‐譯者】印行了《什麼是存在主義》,亨利&iddot;盧斯所著的《美國世紀》使非沙文主義者無不為之震驚,而《凱尼恩評論》所登的約翰&iddot;皮爾&iddot;畢曉普【約翰&iddot;皮爾&iddot;畢曉普(1892~1944年),美國詩人兼小說家。‐‐譯者】的文章則對&ldo;藝術&rdo;的前途表示樂觀。畢曉普認為,歐洲發生危機,正是美國文化發展的大好機會;他歡迎歐洲流亡知識分子和藝術家來美國,而且認為他們來了就會留下不走。他寫道:&ldo;藝術在美國有發展前途,因為只有在美國,聰明人才既能進行探索,不受國家的阻撓,又能發表其探索的成果,不受權貴的幹擾。&rdo;
當讀者研究畢曉普這篇對美國民主滿懷希望的文章之日,正是約瑟夫&iddot;麥卡錫在威斯康星州第十區當上了民選的巡迴法庭法官之時。此公原先在鄉下養雞,後來半工半讀,先後當過汽車加油站僱員、廚房雜工、烤餅師傅、築路隊挖土工,一直到法學院畢業。斯皮羅&iddot;阿格紐是巴爾的摩伐木工人互助保險公司的賠償申請審查員。惠特克&iddot;錢伯斯現在長得胖胖的,穿著一身寬大難看的藍衣服,臉色陰鬱,在《時代》週刊當一名三流書評家。阿爾傑&iddot;希斯還是住在華盛頓p街3210號,他在國務院官運亨通,如果靜電影印機早在30年代中期就已出現,那麼他就不必用打字機偷抄檔案,錢伯斯的指控也就無法證實,支援錢伯斯的尼克森能否因此名震全國,繼而進入白宮,也就難以逆料了。回想這種種往事,還是挺嚇人的。
1941年對體育專欄作家來說是個淡年。當然有個斯卑士柯特球隊還可以寫寫:鮑勃&iddot;費勒【鮑勃&iddot;費勒,美國棒球選手。‐‐譯者】投出的球叫對方無法&ldo;全壘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