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靴子落地(第2/2 頁)
市道不好,樓市不止價格大跌,連成交量也開始萎縮。82年各類契約登記總數為16.5萬宗,涉及金額995億港幣,同比81年分別下滑了13%和21%。
港府的賣地收入佔財政總收入的比例從82年最高時的35%降到了83年時的15%。
受大環境的影響,冒進的地產公司無一例外全都遇到了困境,有的甚至遭遇了滅頂之災。
恆隆正計劃開發金鍾站二段的香山大廈,已經交給港府4億港幣定金,還需再交補地費18億,但地價大跌,之前答應貸款的銀行全部收緊了信貸,沒有一家願意在這種時候給地產公司貸款。
置地在前兩年急速擴張,僅美麗華酒店舊翼,白筆山大型別墅園,中環交易廣場三個專案的賬面虧損就超過了60億,再加上和其他地產公司共同開發的一些專案,置地的債務超過了120億港幣,被人稱為“債王”。
益大集團破產倒閉,董事局主席鍾正文匆忙逃離香江,由於走的太急連兒子都沒帶上。他兒子因為也參與了益大的經濟犯罪活動,去赤柱吃了幾年公家飯。
益大出問題後,和他關係親密的佳寧集團的問題也隨之浮出水面,而且佳寧集團的問題更大更嚴重,短時間內根本難以查清,前世還根據這段歷史改編了一部電影《金手指》。
大量地產公司陷入困境,連帶著把給他們提供貸款的銀行也拖下了水,緊隨地產危機之後的又是一輪銀行業的危機。
恆隆銀行最先被擠兌,然後又被查出高達3.36億的虧損,其中一筆2.66億的款項被董事挪用無法追回,短短几個月便陷入了瀕臨倒閉的困境。
隨後,大來信貸財務公司清盤,香江存款保證公司,美國巴拿馬財務公司等一批發放信貸的財務公司也破產倒閉。
此前還認為劉元昊太過保守的興元地產高管和九龍倉董事這次也是驚出了一身冷汗,後怕不已,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和判斷。
而劉元昊卻像一頭埋伏在羊群之外等待多時的獅子,盯著早已看中的目標,想要再次一頓吃個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