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3/5 頁)
己。還有一些人害怕平時得罪過陛下,會遭到陛下的暗算。所以他們聚集在一起密謀發難。如果處置不當,就會出現內亂。”
劉邦忙問:“事到如今,那該怎麼辦呢?”
張良介面說道:“我有一計,可以對付這個局面。陛下請告訴我,平時您最恨的而且將軍們都知道的人是誰?”
劉邦事至如今,只得實說道:“雍齒,此人作戰勇猛,立過許多戰功,在將士們中也有威望。可是恃功自傲,說話沒君沒臣的,幾次讓我在大臣面前難堪。我真想殺了此人,痛痛快快地出口氣。但想到那時正是用人之際,也就忍了。”
張良拍手笑道:“這就好了,陛下立即封雍齒為侯,那些有戰功而擔心陛下為難他們的人,一看陛下最恨的人都分封了,什麼顧慮也就煙消雲散了,還愁他們會造反嗎?”
劉邦說動就動,設下酒宴,當著大臣和將軍們的面,封雍齒為什方侯,又讓丞相、御史加快定功封賞的進度。
幾天前還準備鬧事的將軍們吃過酒宴,高高興興他說:“現在好了,什麼都不用愁了,我們就等著陛下的分封獎賞吧!”
張良的小小一計,安定了漢初的局面。
劉邦論取勝之道
劉邦論取勝之道
垓下一戰,劉邦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打敗項羽,建立漢朝。
為了慶祝勝利,劉邦大擺酒席;宴請群臣,酒酣耳熱之際,劉邦向眾人提問?“請教各位,我們如何能得天下,而項羽又如何失去天下?”
有的大臣恭維說:“陛下獲天時、佔地利。有上蒼保佑,有神佛扶持,顯示了真命天子的本色。”
劉邦聽了笑而不語。
又有大臣補充道:“陛下更有人和,有功必賞,有過則罰,賞罰分明,故而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奪取天下。而項羽卻嫉妒有才能的人,誰有本事就懷疑誰,打了勝仗也不記功,得到了土地也不給記功,因此,他才會失敗。”
劉邦微微頜首,於是眾人又你一言我一語發表各自的見解,無非是恭維劉邦雄才大略,智謀過人,用兵得當,等等。
劉邦聽了眾臣的議論,笑著說:“你們的話也對也不對,所謂對者,只知其一,所謂不對則不知其二矣。”
席間一片寂靜,眾臣都側耳細聽劉邦的高論:“朕一介草民,起事時僅區區一驛亭亭長,斬白蛇、舉義旗、屢遭挫折,多次瀕臨於滅亡,但終究圖大業,獲取天下,立朝建國,正是由於我尚有自知之明,並不過份相信自己的才能和運氣。要知道論出謀劃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張良;論治國安民,籌措糧草,我比不上蕭何;論指揮軍隊、統兵作戰、攻必克、戰必勝,我比不上韓信。我之所以能統一天下,並不是我有什麼超人的本領、更不是有什麼神靈保佑,只不過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借用了別人的長處來補償自己的不足,處處禮待像張良、蕭何、韓信這般能人,信任他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能,所以才得了天下。而項羽卻相反,他認為自己了不起,看不見別人的才能,其實他手下也有許多有才能的人,由於他容不得人,有的跑到我這裡來了,有的消聲匿跡了,連范增這樣有本事的人都不予使用,所以就失去了天下。”
眾臣聽了劉邦的話,都心悅誠服。
韓信的胸懷
韓信的胸懷
秦朝時的一天,在淮陰(今江蘇淮陰縣)的一條大街上,忽然圍了一大群人在觀看什麼把戲——圈中有個宰豬的屠夫,叉著腰,對一個佩著劍的青年人說:“韓信,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你骨子裡卻膽小得很!”
韓信生氣地說:“誰說我是膽小如鼠?我可要走南闖北呢!”
那個屠夫鼻子裡“哼”了一聲,又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