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隨身空間(第3/3 頁)
業單位才是真正的用煤大戶。
為了確保他們的生產,為了順利完成五五計劃的目標,上級要求我們必須要保證轄區內工廠的用煤…………
光是這一塊缺口就有一百三十萬噸,再加上居民用煤,缺口最少在一百五十萬噸以上。”許少民苦笑解釋道。
張俊平沉默了,以前在一些影視文字資料裡,知道八十年代以前國家很困難。
物資如何的匱乏。
買個白菜都像打仗一樣,因吵架,甚至動手的都不在少數,每次居委會發大白菜的時候,都要有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和公安民警在旁邊值勤。
現在,透過剛剛許少民一番話,一串數字,張俊平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物資的匱乏。
不說別的,光是煤炭,全國人口總數接近十億,而煤炭總產量是五億噸。
平均到每個人頭上才半噸煤。
如果刨除工業生產所需要的煤炭,真正能分到每個人頭上的煤炭不足五十公斤。
這是一年的量。
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絕對想象不到燒煤有多困難。
關於煤炭的緊缺,張俊平還是有所瞭解的,國家為了緩解煤炭緊缺的壓力,已經開始研究,放開對一些小型煤礦的開採。
也正是這一決定,造就了許多的煤老闆,大大緩解了煤炭壓力,但是也對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破壞。
當然,這些不是張俊平該操心的事情。
“這次局裡一共派出去五個採購員,你們每個人的任務是三十萬噸。
局長在局黨委會上說了,誰完成任務,年底的先進個人就給誰,沒入黨的優先入黨,他親自做入黨介紹人。優先提拔任用
超額完成任務的,評區先進,甚至市先進,破格提拔任用……”許少民又接著說道。
局裡的獎勵措施很到位,給的也很大方。
可是張俊平聽了卻直搓牙花子。
他沒想到重生後接到的第一個任務就如此困難。
三十萬噸煤,相當於好多煤礦一個月的產量,一些小煤礦甚至一年都產不了這麼多煤。
張俊平倒也沒有驚慌,打退堂鼓。
他前世是個古董販子,乾的就是收,賣的勾當。
想要收到一件合心意的古董,可不容易。
每一次古董交易,那都是鬥智鬥勇,裡面都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所以,採購三十萬噸煤炭,任務雖然艱鉅,但還嚇不倒張俊平。
“行!我先收拾收拾,做些準備工作,週一啟程去鶴崗。”張俊平也沒多說別的,直接點頭答應下來。
------題外話------
新書幼苗,大家先收藏一下,投投推薦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