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第1/3 頁)
92歲那年,他還讓秘書寫信給晉察冀老區幾個縣的黨政領導,表達他的意見:&ldo;由衷地感謝老區人民對我的關心……當我聽到老區大部分人民生活還比較困難,深感不安,心裡不是滋味。所以,你們以後來,無論如何不要再帶什麼東西了(包括土特產)。否則,只會增 加我的不安。&rdo;
父親的故鄉情、老區情是發自內心的。他愛故鄉,愛老區,所以就不停地為之操心。他最盼望那裡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當年提著腦袋鬧革命,不就是圖的這個嗎?
2002年9月,我們到阜平尋訪父親的足跡時,縣長孟祥偉對我講過這樣一件事:2002年1月14日晚上,時任副總理的溫家寶來阜平視察、聽取縣委匯報時,動情地說:我為什麼一定要來阜平?因為多年來有個心願未完成。1984年我到中央辦公廳工作後,一天,楊德中副主任陪同我到聶帥家裡拜訪,和聶帥談了近兩個小時,內容幾乎全跟阜平有關。聶帥講,阜平過去對中國革命做出過重大貢獻,千萬不要忘了那個地方。阜平不富,死不瞑目。因此我就產生了一個心願,一定來阜平看看。以前有兩次機會,都沒來成,第一次是到了唐縣,碰到你們這邊修路,沒來成;第二次到了淶源,趕上小平同志去世,又沒來成。這次,總算完成心願了。
孟祥偉說,聽溫副總理講到這裡,他們縣委一班人都被深深感動了,為老一輩革命家,也為新一代國家領導人對革命老區的真摯感情而感動。溫副總理為阜平的發展出謀劃策,幾年過去,阜平經濟又跨上了一個臺階。
我想,父親在天有知,一定會含笑於九泉了。
應各方面的要求,父親還為許多革命烈士、英模、領袖人物、革命紀念地、紀念館或碑亭、一些書籍和報刊等,進行了大量的題詞、作序或寫賀信等活動。據統計,在他91歲到逝世不到兩年半的時間內,他共題詞作序達228件。
他一輩子節儉,到了老年,仍然是老樣子。有一年,39局電話局的老師傅來我家檢修那部保密(電話)的紅機子,老師傅進了父親的辦公室就笑了,大夥問他笑什麼,老師傅說:&ldo;我講一句話,你們可別見怪。你們這元帥府辦公室的擺設,不如現在一些單位的收發室。&rdo;
想想也是,我家的東西很多都是解放初置辦的,有些還是戰爭年代的玩意。父親的一些私人物品,竟然裝在兩個手榴彈箱子裡!想給他扔掉,他不幹,想買個新的,他不讓,說:&ldo;不是用得好好的嘛,搞那個排場幹啥?&rdo;
家裡的院子比較寬敞,他晚上有散步的習慣,走不動路了,坐上輪椅讓人推著也要到院子裡活動活動。有一年,管理部門在院子裡安裝了三處照明燈,他開始覺得挺亮堂,晚上散步感覺很好。但沒幾天,他知道了每個燈是500瓦,三個燈每小時要耗15度電,他心疼了,就和我們商量,每次只開一個燈。試了幾天,他還是決定恢復原來60瓦的普通燈泡。他說:&ldo;能看清路就行了,要那麼亮幹啥。&rdo;
家裡如果誰離開房間忘了關燈,他就批評:這麼一個很簡單的&ldo;人走燈滅&rdo;的習慣都養不成!
有一年大旱,北京缺水嚴重,他聽說了,讓立即拆掉僅有的兩臺水冷式冷風機,因為這種冷風機浪費水。他還讓工作人員暫時停澆院子裡的樹和花草,說要節約水。其實他心裡很矛盾,冷風機可以拆掉,樹不澆水怎麼行?園林局的人來了一看,要求趕快澆水解旱。老工人感慨地說:聶帥注意節水節電,我們早就聽說了,請告訴老帥,我們可節水的地方有很多,澆這幾棵樹的水,北京市還供得起!
我對他說:&ldo;你都快90了,還操這個心。&rdo;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