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第2/3 頁)
展較晚,1982年中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才成立。有一天,父親從保健醫生那兒看到一本新創刊的《中國老年》雜誌,引起他的注意。當他得知該雜誌很希望得到他的支援時,他便高興地寫了一封信,祝賀《中國老年》的創刊與發行,希望&ldo;把老齡問題提到戰略高度,加強領導,統籌規劃,做好這項工作&rdo;。
老齡委正想找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領匯出來支援他們的工作,見父親&ldo;自投羅網&rdo;,高興壞了,因此極力報請國務院,聘任父親為全國老齡委的名譽主任。父親慨然應允。1984年4月,國務院下發了聘任書。
老齡問題是個很突出的社會問題,尤其是在中國,人口基數大,老年人比例逐年上升,而且百分之八十生活在農村,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社會保障。父親認為,必須妥善解決老年人的各種問題,才能真正體現出社會主義的優越性。為此,他先後14次致信或題詞,予以支援和指導,並兩次會見老齡委的領導同志,探討老齡工作的情況和問題。
父親擔任了6年的名譽主任。直到1990年3月12日,他約見陳丕顯,提出自己實在年邁體衰,不能再擔任這一職務了,懇請陳丕顯繼任此職。4月27日,國務院批准父親的請求,並任命陳丕顯擔任該職。
雖然辭掉了這一職務,但父親仍然關心老齡事業。1992年3月,也就是他去世之前的兩個月,已經病情危重的他,得知《中國老年》要搞創刊100期紀念,不顧醫生的勸阻,硬是讓秘書代寫一封賀信,並經他推敲後,才同意發走。
父親一輩子鍾情於科學事業,在他的晚年,他依然痴迷於此。改革開放之後,隨著我國經濟、科技、教育的全面發展,為了調動廣大群眾發明創造的積極性,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時任國家科委副主任的武衡等人的熱心組織下,1985年10月,由包括錢學森、王大珩、金善寶等幾十位院士(當時叫學部委員)和胡錦濤、王兆國、倪志福等關心群眾性發明創造活動的領導同志發起,成立了中國發明協會。父親獲悉後,立即給予了熱情的支援。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父親擔任國家科委主任時,就在科委設立了&ldo;發明局&rdo;,主管全國發明創造工作,他對組織群眾性的發明創造活動一直大力支援。因此當武衡向他匯報,並請他擔任名譽會長時,他當場欣然允諾。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