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頁(第2/2 頁)
封閉,嚴禁外人出入,甚至飛機都不從上面飛過,結果幾十年裡,外部世界對這個村子居然一無所知。
在中國臺灣作家駱伯迪的《文明毀滅計劃》中,主人公竟然是軒轅黃帝。一個中國作家把黃帝作為主人公,顯然是要在他身上寄託以某種神聖的理想。而在本篇中,這種理想就是徹底的生態中心主義。故事中的姬軒轅生活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多年。當時,人類壽命多達三百歲,大腦百分之九十的區域可以使用。人們憑此發展出水平遠高於今天的科學技術。姬軒轅正是這個文明社會的政府首腦。他透過&ldo;心理史學&rdo;的推算,認為物質文明的高度畸形發展必致大禍,於是,開始秘密地、逐漸地解構科學技術。他讓嫘祖養蠶,以代替化纖織物。讓倉頡造字,以代表人們用腦波進行的交流。最終,他制定了全面的&ldo;文明毀滅計劃&rdo;,透過基因技術封閉了人類大腦的大部分割槽域,將壽命減少到幾十年。又用&ldo;光解機&rdo;分解了所有科學技術的產物。掃蕩了天空中的所有衛星。完成這些反智主義的行動後,他帶著同胞投入了大自然懷抱。
小說結尾處,姬軒轅的一個忠實信徒這樣談著自己的體驗:過去我一直懷疑,失去一切文明的事物後,人要怎樣活下去呢?可是這一年來,我的生命有了新的體認,內心常常充滿了愛的感覺,忙碌、緊張、憂煩等都離我而去,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喜悅與滿足……《臺灣科幻小說大全》394頁,福建少兒出版社出版。
世紀之交,在科學技術達到從未有過的鼎盛狀態時,科幻領域裡卻不斷湧現這類反樸歸真之夢,我們應該怎麼來對待它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