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第2/2 頁)
書時所產生的驚訝、感慨和愁悵之情。我舉這個例子不是同意阿西莫夫的思想,而是想說明,幾乎沒有哪一個主要的社會領域的未來,沒有在科幻作家的筆下被分析過和描繪過。二十八號報到的那天晚上,中央電視臺有這樣一則新聞:李鵬委員長觀看了蘭天少兒藝術團表演的一臺節目。節目以建國一百年為背景,表現了那時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恰好在兩年以前,四川的《科幻世界》雜誌社在成都高校中組織了一次科幻習作徵文,題目就叫《中國2050》。當時我在這家雜誌社任職,徵文由我來負責。我曾對各高校的學生代表解釋說,1998年的中國是前輩們創造出來而你們在享用,2050年的中國是你們用自己的一生去創造,而留給後代們享用。
寫這樣一個題目,就是寫你們準備如何渡過自己的一生!這幾天我在會上交了新朋友,他們手裡都有我的名片。大家可能注意到名片背面的那句話:我們之所以關注未來勝於過去,就在於未來不象過去,已經被刻成碑文而不可改變。這句飽含主動精神和參與意識的話出自《科幻世界》編輯部寫給讀者的2000年新春祝詞,同時也是廣大科幻作者和科幻愛好者的共同心聲。
第三,科幻文學是惟一具有全球化色彩的文學樣式。科幻作品往往以人類命運為主題,人物來自各個國家,背景也超越一個國家的狹小界限,甚至超越整個地球的界限。大家不熟悉科幻作者,但一定不會對凡爾納陌生。凡爾納是法國作家,但看一看他作品的題目吧:《八十天環遊地球》、《海底兩萬裡》、《太陽系歷險記》等等。胸懷之博大,視野這開闊可見一斑。而這種胸懷和這種視野,正是科幻小說的鮮明特色。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