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 > 第9頁

第9頁(第1/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舉個例子吧。《影視藝術鑑賞學》(孫宜君著,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是&ldo;我國第一部影視藝術鑑賞專著&rdo;(見封面勒口處介紹)。該書第十二章&ldo;實踐論:影視藝術佳作鑑賞舉要&rdo;中,專門分析了《侏羅紀公園》。(243頁到245頁)。這段文字一上來就搞錯了影片的主題。作者認為,那些暴虐的恐龍代表著西方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普遍的經濟不景氣。而&ldo;那些誠實的、沒有私心拖累的人,最終憑機智和勇氣突圍而脫離險境。這也在某種意義上暗示:人們一定會戰勝經濟危機,繼續推動社會進步。&rdo;

顯然,這段論述與影片主題本身南轅北轍。《侏羅紀公園》的主題是什麼?原著裡很清楚,那就是批判落後的、機械論的科學觀。那種科學觀把世界當成線性的,由此派生出的技術觀則把世界當成絕對可控的物件,試圖無限制地加強人對環境的控制來解決一切問題。富翁哈蒙德和他手下的遺傳學家是這類舊科學的代表。他們圍繞著控制恐龍進行的種種努力,最終都被自然界本身的無序性擊敗。而數學家馬爾科姆則是新科學思想的代表。他用大量系統論的觀點來證明,對複雜系統的完全控制根本不可能實現。這才是《侏羅紀公園》的主題。

當然,由於是拍電影,原著裡那些無法用畫面語言來反映的,科學哲學層面的觀點,被編導刪去了不少。但影片仍然保留了原著思想的主幹,那就是刻意控制和失控的矛盾。我想,《影視藝術鑑賞學》的作者,要麼沒有讀過原著(這是極有可能的),要麼和普通觀眾一樣,被影片後半部分恐龍獵殺,人類逃跑的驚險鏡頭吸引住了全部注意力,根本沒有看懂影片前半部分的鋪敘。

再往下,作者又以驚嘆之情,描述了影片中那隻霸王龍模型的製造過程,它是怎麼運動的,用了多少粘土。這已經降到給影片寫花絮的程度,而根本不是藝術鑑賞。是的,《侏羅紀公園》在特技方面確實令人眼花繚亂,但這些特技鏡頭後面的美學規律是什麼?為什麼編導不讓演員鑽到恐龍樣式的外套裡,草草表演了事?為什麼一定要花大錢製作模型和電腦動畫特技?僅僅是為了炫耀技術嗎?

就在同一部著作裡,作者分析了《公民凱恩》、《魂斷藍橋》、《廣島之戀》、《與狼共舞》、《阿甘正傳》、《勇敢的心》。有關評論都能從影片的表象,深入到影片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內涵,算得上是真正的藝術鑑賞,。唯獨到了《侏羅紀公園》這裡,只不過停留在影片的表象上。許多類似的電影理論著作都有這個特點:作者不是沒有看到科幻片,不是沒有被它們震憾過,但他們沒有一把解剖刀來剖析這些例項。

電影界人士關於科幻片的論述,散見於各種電影理論專著裡。完全介紹科幻電影的專著極少。筆者只知道兩本。中國電影出版社於1988年出版了《世界科幻電影史》一書。可惜筆者只聞其名,未見其面,甚至不知道它是中國人寫的,還是一部譯作。1998年,該社又推出了《世界科幻電影經典》一書,系由電視片《科幻電影與未來世界》改編而成。這本書介紹了幾十部科幻電影,從默片時代的《大都會》,到全書截稿前上演的《撕裂地平線》(又譯《黑洞表面》)。劇情和背景資料比較豐富。這本書和給筆者創作本書提供了文字方面的重要資料。不過,它和報刊雜誌上散見的談科幻的文字一樣,都只著重於&ldo;結果分析&rdo;:大都表現為對影片語意上的解讀,或者是對影片現象的排列與描述。《電影美學:觀念與思維的超越》王志敏著,中國電影出版社,序文。或者說,它們大多隻是從觀眾角度看科幻電影。

除此之外,筆者還參考了兩套較為系統的介紹科幻電影的文字。一是王榮生編譯的《世界科幻電影史話》,原作者不詳。是否就是前述1988年

目錄
主宰夢境從邂逅兔女郎開始白狼公孫二婚也能撩起來/小陽春[豪門]人間疾苦須自渡星穹鐵道:開局一劍劈死末日獸!慕小哥的追妻路
返回頂部